(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法新社28日消息,与2019年相比,中国2020年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减少了近三分之二,仅为不到10亿美元。法新社称,这标志着这一数据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报道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当地时间2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为20.5亿美元。然而2020年,投资额骤降至8亿美元。
报道提到,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已经连续4年呈下降趋势。2016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为130亿美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联合国处理有关贸易和发展问题的常设机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投资几乎减半,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希罗·阿姆斯特朗表示,中澳之间的投资下降幅度要大得多。
法新社介绍称,2020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仅集中在房地产、采矿和制造业三个行业的20个项目上,这是十年来最少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理莫里森总理 被敦促快速扩大检疫能力,以便重新开始净海外移民。
澳大利亚房地产理事会首席执行官Ken Morrison 表示,该行业对财政部的预测感到担忧,这些预测概述了海外移民的恢复可能不足,并对房产行业的前景造成长期影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说直白点:
再不开放边境,
就没人能来买房了!
Morrison先生表示,该委员会希望联邦政府解决长期的经济威胁,并就确保恢复移民水平尽快采取行动,最早在HomeBuilder,JobKeeper和JobSeeker等大流行支持举措从下月起削减之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Morrison先生说,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已经把人口增长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这意味着重新开始海外净移民“现在必须成为当务之急”。
“对安全升级当前边境安排的任何失败或延误都可能破坏联邦预算的假设,并阻碍从这场健康和经济双重危机中恢复的机会,”Morrison 先生表示。
“这并不意味着下周就会开放边界,而是意味着计划以COVID安全的方式稳步增加国际入境人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大利亚拥有独特的机会,可以利用我们在大流行管理方面令人羡慕的声誉来吸引人才,商业和出口收入。我们可以通过安全地提前重启移民来抓住这一个机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涉嫌违规,ASIC起诉NAB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以下简称“ASIC”)今天宣布,已在联邦法院对澳洲国民银行(NAB)提起诉讼,指控该银行在与客户所签合约并未给予相关授权的情况下违规收取定期付款服务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ASIC 指出,2015年2月25日至2019年2月22日期间,澳洲国民银行通过违规收取至少195305笔定期付款服务费,获得365454澳元额外收入,受害客户数达5787,其中有4874名个人银行客户,913家商业银行客户。
ASIC 指控称,澳洲国民银行这种作出虚假陈述误导客户其有权收取定期付款服务费,并违规收取服务费的行为,不仅未尽到其作为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持牌银行应尽的义务,还违反了金融服务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外,2016年10月底,澳洲国民银行已意识到,其正在错误地向个人和商业银行客户收取定期付款服务费。但直到2018年7月,该银行才向 ASIC 提交违规报告,通知客户存在超额收费,并开始补偿客户。
ASIC 指出,至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澳洲国民银行在明知是违规收费的情况下继续向客户收取定期付款服务费,且未设置相关系统来防止错误收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直到2019年2月22日,该银行才设置相关系统,并停止违规向客户收取服务费。澳洲国民银行这些不合情理的行为,未尽到其作为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持牌银行应尽的义务,未能确保诚实、有效、公平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联邦法院将择日安排召开此次诉讼案件的管理听证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南澳一次性塑料禁令
今天生效
南澳一次性塑料制品禁令周一(3月1日)生效,成为澳洲首要个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吸管、餐具的州。即日起,不遵守该禁令的商家可能会被罚款。紧随南澳,维州政府也已承诺在2023年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去年9月9日,南澳议会通过了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法案,但由于疫情流行,政府将实施该禁令的时间推迟到了今年3月1日。
据澳新社消息,南澳环境厅长斯皮尔斯(David Speirs)表示,这一新法律将禁止销售、供应和分销一系列一次性塑料产品。他说明年还会有更多的塑料制品,包括杯子、碗、盘子被增加到禁令中。
任何不遵守这一新法律的商家都可以被罚款,但随着消费者对新法律的大力支持,政府相信商家会乐于接受这一变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斯皮尔斯说:“我们的禁令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有利于环境。”
联邦、州政府和工业界的合作机构——澳洲包装契约组织(APCO)制定了一个在2025年逐步淘汰有问题和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的目标。
维州环境厅长德安布罗西奥(Lily D’Ambrosio)上周六宣布,2023年,维州将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餐具、吸管和容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次性塑料产品包括吸管、饮料搅拌器、盘子、聚苯乙烯容器、杯子、带塑料棒的棉签,都将被禁用。
德安布罗西奥表示,维州每个人每年平均向垃圾填埋场运送约68公斤塑料垃圾,禁止使用这些物品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吸管和塑料杯,占维州垃圾的三分之一。”她说,“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状况,所以我们要禁用这类产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补充说,合适的、可持续的替代品是现成的,而且已经普遍使用。
维州的禁令将不包括医疗或科学设备,需要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紧急、残疾人和老年护理服务机构也将获得豁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维州政府尚未决定商家是否能够获得资助来进行这一转型,同时也没决定不遵守禁令的商家是否会被罚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滞留中国港口的澳大利亚煤炭船又有了后续新进展。据澳洲财经见闻2月27日报道,滞留的超80艘澳洲煤炭船的大部分价值已经流失殆尽,无法再出售给其他买家,这是澳大利亚出口商面临的新近打击。根据澳媒较早前披露,80艘煤炭船装载的货物总价值超11亿澳元(约55亿元人民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报道援引美国矿商科罗纳多全球资源公司(Coronado Global Resources)指出,煤炭长期被困海外,其价值可能会大幅下跌,将其出售给其他买家已不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换句话说,滞留中国港口的煤炭如果未能进入中国市场,或将面临“永久滞销”的局面。
出于防疫要求以及其他多种因素,有超80艘澳洲煤炭船于去年底开始滞留中国港口,但滞留船船企负责人曾指出,只要澳企允许,船只本可以离开驶往其他国家,待手续完成后再返回中国市场,但澳企不同意,理由是它们认为其自身利益将受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全球航运经纪机构Banchero Costa报告,澳大利亚2020年对华煤炭出口已同比下跌22.2%;而澳媒也普遍认为,澳大利亚140亿澳元(约700亿元人民币)的煤炭出口贸易遭受重创,澳政府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至于中国何时能恢复自澳煤炭进口,我国有关代表人士也在上周予以回应:中澳经贸关系有非常好的基础,但遗憾的是,澳大利亚国内有一些人对双边经贸关系、投资项目和一些正常的经贸合作往来进行污名化,采取了一些限制性的甚至是歧视性的措施,损害了双边经贸合作的气氛。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需有所改变,才能继续从中澳贸易中受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报道认为,澳大利亚整体对华贸易出口形势已非常不乐观。海关总署上周四(2月25日)公布的消息指出,超2万公斤澳大利亚葡萄酒因质量问题已被拒绝入华,这导致今年1月澳葡萄酒对华出口占比大降至1%(2020年1月为50%),几乎被彻底清零。
根据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他们在去年对欧洲的葡萄酒出口额度增长22%。这份数据看上去很有效果,但是澳大利亚方面自知其中的疼痛,因为从其葡萄酒出口总额来看,下降了14%。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很明显,他们的盟友没有能够帮助澳大利亚。让澳方政客更为痛心的是,很多国家趁机抢夺他们留下的市场份额,仅以葡萄酒为例,法国和智利的对华出口额大幅提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欢迎留言交流进行讨论!
素材来源:SMH, 澳大利亚人报,BBC中文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