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奥克兰以北约3个小时车程,有一个华人爱去的蓝色秘境Kai Iwi Lakes,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去过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位于Dargaville西北,这里有三个沙丘湖,统称为Kai Iwi湖泊保护区(Taharoa Domain)。
由于湖水清澈,奥克兰华人喜欢称这里是“小马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几个湖和Northland其他水域并不联通,只有在湖的南部和较大的Lake Taharoa湖有少量的排水流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所以这件事就奇怪了,基本就是有人刻意为之。
这篇报道标题:“锦鲤出现在Northland湖中成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鲤鱼是有害物种
在新西兰格杀勿论
首先要明确的是,鲤鱼在新西兰被环保部定位有害入侵物种,任何人抓住后都要格杀勿论,严禁放生,更不可以放到其他水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违反规定传播物种的,较高判刑5年,较高个人罚款10万纽币。
根据环保部官网的说明:最早鲤鱼很不幸在1960年代一次引进金鱼的时候,引入了新西兰水域,1983年首次在怀卡托河发现之后,周围水域就越来越多,逐渐失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奥克兰和怀卡托水域是被鲤鱼“污染”的重灾区,但目前污染水域也开始向北岛其他地区扩散,尤其是气候相对温暖、有利于鲤鱼繁殖的Northland。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按环保部的规定,任何被鲤鱼“污染”的新区域都会启动调查,并将考虑控制管理措施。
管理手段包括找合同商进行捕捞灭绝。而鲤鱼在引入新西兰之后,体型也比当地淡水鱼都大,成了水中一霸。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较大的问题之一,是鲤鱼破坏能力太强,会把水底的水草连根掀起,破坏原始生态。因此,有鲤鱼的湖会变得浑浊,甚至完全变成黄色。
环保部紧张
曾有人威胁要放生鲤鱼
如果Kai Iwi湖鲤鱼泛滥,最终水质也会变差,旅游点价值也肯定会降低。
环保部和地方议会对这里出现鲤鱼非常紧张,现在有消息说,之前曾有人威胁要在这里的较大湖Lake Taharoa里放生鲤鱼。
“在2020年12月下旬,地方议会生物安全工作人员收到信息,有不满的钓鳟鱼的人威胁说,要将锦鲤放生到Kai Iwi湖泊中。”Northland Regional Council(NRC)生物安全经理Don McKenzie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结果过了几个星期之后,就有游人看到湖里有鲤鱼了。
起首发现的是10岁的Zeke Voschezang。他和爸妈一起去度假,起首看到了红鲤鱼,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一条金鱼。”这个从汉密尔顿过来玩的小男孩说,后来发现不是,有40厘米长,是锦鲤,位置是其中较大的湖Lake Taharoa。
之前的威胁和实际发现到底有没有联系,没有人知道。
但调查已经开始,措施也已经启动。多机构参与的紧急入侵反应已开始行动。
再次强调
新西兰生物安全法1993
新近的发现也凸显了对于新西兰生物安全法Biosecurity Act 1993教育和普及的重要。
在新西兰任何地方繁殖、运输或传播锦鲤都是非法的。
尤其是在Kai Iwi这样的风景湖扩散鱼类,更是确实的灾难,而且这里的生态条件十分特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Lake Taharoa湖景观独特,是全新西兰较大、最深的沙丘湖,以其原始的水质和生态系统而闻名国际。
它现在是新西兰比较受欢迎的沙丘湖露营点,每年约有17,500人来这里露营,仅今年夏天就有10,500名露营者。
还有数以千计的日间游客也会在这里游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次威胁要放锦鲤的人,也是因为钓鱼起了矛盾。
这几十年来,这些湖泊一直被用来搞一些鳟鱼的 “put and take” 钓鱼活动,Northland Fish and Game每年将罗托鲁瓦孵化场饲养的1岁鳟鱼,放进湖中供休闲钓鱼用。
最近一次鳟鱼放生是在2019年,当时有2000条鳟鱼被放入Lake Taharoa,350条放入Lake Waikare。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现在,当地也有很多人反对任何鱼种的放生,希望恢复这里的原始生态(这里的湖有5万年历史)。
本周三,大约十人团队已经在Lake Taharoa,使用无人机和船只进行鱼种调查。特别针对鲤鱼的鱼饵和渔网也已经下在了湖边几个观测点。
调查和应对可能要再持续3个月。
“现在任何人看到任何不寻常的鱼种,都应该像我们报告。”Northland Regional Council(NRC)生物安全经理Don McKenzie说。
希望这些锦鲤能快点被抓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End -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