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鼠年已经结束,牛年匆匆到来。
在我的小圈子里,朋友和同学们里里外外都忙了起来。
牛年和鼠年交替之际,我和家人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
而因为这件事,我们的距离,甚至不再因为边境的关闭而显得疏远。
Photo by Macau Photo Agency on Unsplash
国内的亲戚们在年前就分外忙碌。提前好几天,人口“迁徙”就已经开始。
老爸老妈早早地就回到老家。家中老人更是开心,亲人许久没见,一起坐下来吃个团圆饭,自然是好的。
由于疫情导致的边境限制以及可以预期的隔离所造成的种种繁琐,在新西兰的我,也就决定不回家过年。
叫上几位好友,简单吃个饭,便算是过了个年。
再给国内的亲戚们打上视频电话,一次跨越大洋的“年夜饭”目标,就此达成。
Photo by Macau Photo Agency on Unsplash
虽然这次的新年过的简单,但有些“规矩”,还是得守。
辞旧迎新,我们都遵循着许多“仪式感”。
过年前,我和万里之外的至亲们,默默地共同完成着一项任务——
大扫除。
Photo by United Nations COVID-19 Response on Unsplash
年三十没到,把家里捯饬干净、整洁,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我和爸妈约定,过年前后,把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家,都拾掇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既符合了传统,也可以帮助一起“抗疫”。
Photo by Macau Photo Agency on Unsplash
收拾屋子的首要步,是把里外的实木、瓷砖地板,冲洗干净,到反光的那种干净程度。当然,其他地方也要吸尘、擦洗,该晾晒的晾晒,该更换的也要立刻换掉。
第二步,是把玻璃门窗擦到透明的干净程度。因为疫情,门把手这些常常接触到的地方,更是要深度清洁和消毒。
第三步,自然是各种家具、电器的擦拭。
收关,家里几“只”常常跑来跑去的东西,比如车子、狗子和猫子,也要清洁干净。
Photo by 丁亦然 on Unsplash
如果要问你,清洁最重要的“原材料”是什么?
答案自然不难猜。那便是——
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水,如何得到?
这里,我们要“插入”一个小故事。
在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之间,奥克兰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仅收到正常降雨量的60%。奥克兰的大坝水位暴跌至极低水平。
结果,自1993、1994干旱以来,奥克兰于5月16日首次实施了用水限制。
此前和爸妈通话时,我也把这件事说给了他们听。
他们回忆,小时候,农村老家的主要用水,可都是井水。
在那时候,水,是很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