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新西兰一档知名的节目Magic Talk制作人Chang Hung,称最近在Warehouse购物准备结账时,遇到了一名种族主义者的挑衅。
Hung先生表示:“当时有一个带着墨镜和口罩的男子靠近我,他说他叫Ravi,然后开始碰我,他是个种族主义者,一直在嘴里说着不成语句的中文,但毫无意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Chang Hung 推特
Hung先生觉得在奥克兰Level 2的警戒级别下,保持这么近的社交距离非常不合适。
他说:“我觉得他可能认错人了,我不认识什么Ravis,但他还是不停靠近我,还来摸我的纹身。”
接着这名男子似乎恼羞成怒一般,对Hung先生说“让我们到外边去干一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Chang Hung 推特
Chang Hung此前曾是The Edge的电台主持人,他说这不是他首要次遭到种族歧视和骚扰,他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此事,并决定向警察局报告。
他说:“我很幸运当时我的女儿不在那儿,因为她肯定会很害怕。”
他在发帖中还提到,最令他感到悲哀的是,这名男子身穿的是斐济的橄榄球队服,而斐济正是Hung先生长大的地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Chang Hung 推特
在Hung先生发布了寻人的帖子之后,引发了不少关注。
新西兰总理的未婚夫Clarke Gayford也专门来评论:“Chang,那真是太可恶了,我对此感到很抱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疫情期间,不少新西兰的亚裔都遭遇过歧视的经历。
最近,还有另一位新西兰土生土长的亚裔女子Sally Han指出,自己曾因种族问题而被骚扰,她称针对亚裔的歧视这是另一种“道德的流行病”。
她称:“我在这里出生和长大,新西兰是我的国家,这是我的家,但我必须紧张地走在街上,我的安全感被剥夺了仅仅因为我的外貌。”
她说,自从疫情爆发以来,言语攻击、骚扰、恐吓和人身攻击的事件一直在增加,亚裔社区是最严重的目标之一,她也是受到随机歧视行为的人之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Han说,最近的一次攻击是在1月31日。被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骚扰,他们咄咄逼人地抓住她,并把饮料洒在她身上,让她担心自己的安全。
“那位女士问我是否来自有新冠病毒的地方。我认为种族主义一直存在,但它肯定被放大了,并且给了欺凌者采取行动的信心这是相当疯狂的。”
"老实说,这非常具有伤害性,你会很生气,因为你什么都做不了。我是一个非常小的女孩,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感到非常无助,因为我什么也做不了。这导致我很焦虑。”
新西兰人权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发现,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每10名受访者中就有4人曾受到歧视,其中华裔(54%)和毛利裔(55%)的比例较高。
而其中华裔和亚裔的受访者,对自身安全的担忧比任何其他族裔都要多,他们称更经常呆在家里。
有将近有46%的受访者称,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近2000名受访者参加了此调查,回答的问题集中在疫情期间的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歧视经历。样本组包括314名毛利裔,251名太平洋岛裔,152名华裔和306名亚裔。
新西兰华人种族关系专员Meng Foon提到,少数族裔因其在疫情中的“角色”而受到指责和侮辱,这发生在社会的各个层面。
他称新冠疫情滋生了恐惧,而恐惧又表现为种族主义和歧视。我们不能忘记,病毒是问题,而不是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说:“如果我们认为种族主义和歧视在这里不存在,那我们就是在自欺欺人。这并不是说我们不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也不是一个尊重人权和所有人的尊严的国家。因为我们相信这些价值观, 所以更应该足够关心去改变。”
Sally Han说她确实有希望,但如果没有人一起朝着变革迈进,那就什么也不会发生。
“我认为这是一种道德大流行病(moral pandemic),如果我们继续让渐进式的攻击和骚扰溜走,它将蔓延开来。”
“我出生在这里,但不知道做错了什么而得到这样的对待,可悲的是更多孩子,尤其是在高中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以至于我们最终思考这或许是我们应得的。”
她说:“我只是想能够四处安全走走,而不想受到攻击,这是我现在最主要的愿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