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天
很突然
中国暂停2家新西兰海鲜商的进口
到底发生啥事?
据媒体报道,被叫停的2家公司分别是Sanford设在南岛马尔堡Havelock的加工厂,该公司主要是出口青口(mussels)。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另一家是位于南岛Nelson的Sealord,主要出口有鳍鱼(finfish)和鱼粉(fishmeal)。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表示,本周一晚,中国海关做出了暂停进口的决定。MPI表示,这两家公司都遵循了新西兰1级警报下的相关规定,但中国对世卫组织的指导意见和食品安全管理可能有不同解读。根据世卫组织的说法,人们通过冷冻食品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很低,但中国对于边境上进口肉类和鱼类的检测依旧非常严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受此消息影响,在新西兰上市的Sanford公司股价,在早盘交易中下跌了3.2%,虽然后面回升,但在截稿时,还是大跌4.9%。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Sanford公司在今天向纽交所的一份声明中说,1月下旬,其Havelock青口加工厂经中国海关总署进行了视频审核。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关注的是确保从任何国家进口的任何商品不构成风险。在审查结束后,中国海关向Sanford公司提出了一系列质询,并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暂停从该工厂进口。”另一家被叫停的Sealord公司说,公司在疫情期间,严格遵照卫生条例,也遵守了中国的食品安全要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MPI负责政策和贸易的总监Julie Collins表示,新西兰已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而且新西兰境内也没有社区传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重要的是,世卫组织的指南说,新冠病毒不太可能通过食品或包装进行传播。”此前,山东济南通报一家冷库的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呈阳性,这当中包含从新西兰、巴西、阿根廷等进口的冷冻牛肉产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消息出来后,马上遭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的否认,她认为病毒可能来自阿根廷的部分产品,只是存放在同一冷藏库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新西兰农业部长Damien O'Connor后来证实,中国官员告诉他,从一批新西兰的牛肚包装中抽取的样本做检测,结果呈阳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只是中新“在对话中,重申了其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承诺,中国同意新西兰无需在此问题上采取进一步行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具体是什么情况,还有待新西兰向中国方面寻求进一步信息。中国是新西兰海产品较大的买家,每年,大约有35%的新西兰海鲜出口到中国。如果持续被叫停,将对新西兰的海产品出口影响巨大。但话说回来,这次新西兰方面认为是中国对冷链传播有不同解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虽说世卫组织表示“没有证据表明食物的链条参与新冠病毒的传播”,但中国从去年开始,密集地在从进口冻肉及包装上多次检出阳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的专家认为,冷冻产品在包装后,通过长途运输,再零售过程中,病毒等微生物不会被冻死也不会生长繁殖,能一直保持存活状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随后,中国发布《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要求对来自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严格消毒。
中国海关总署则根据指南,进一部规范相关细节,针对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个国家99家生产企业采取了暂停其产品进口的措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新西兰卫生部一直到现在,也不知道病毒源头,但又表示环境检测排除了病毒通过冷冻包装进入新西兰的可能性。昨天,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国际专家组正好举行联合发布会,世卫独立专家组组长Peter Ben Embarek在发布会上表示,食品冷链是病毒可能传染途径之一,通过冷冻食品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调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也是世卫对冷链传播的态度一个转变,因为此前世卫组织表示:“人们不应害怕食物、食物包装或者食物的运输。没有证据表明食物的链条参与新冠病毒的传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这一次,世卫调查小组从1月14日就开始到中国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除了怀疑冷链外,还确定这些结果:1、无证据表明2019年12月前病毒就在武汉传播。
2、许多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只能证明该市场是病毒传播点之一。根据目前资料无法确定新冠病毒是如何传入华南海鲜市场的。
3、相关证据表明病毒可能来自自然宿主。但武汉并非是蝙蝠大量聚集地,因此在武汉的疫情最开始不太可能由蝙蝠传给人,可能是由其他动物传播。
4、病毒来自武汉病毒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extremely unlikely ),今后也不会就此进一步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