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全球医疗防护物资需求激增,口罩、防护服等防疫刚需物资供应短缺让德国吃尽了苦头。联邦政府痛定思痛,斥资1亿欧元启动自产口罩计划,决心自力更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然而,计划进展并不如预想中顺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picture alliance/dpa/dpa-Zentral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BMWi)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8月底,联邦政府一共向46家无纺布制造商发放了将近4000万欧元的支持款项,旨在快速提高口罩自产能力。未来,德国口罩产能将达到每年100亿个,足以满足本国需求。联邦政府还鼓励企业转型投入口罩生产,企业可购买新的生产设备或对已有生产线进行改造,较高可获得50%的转型资金支持。
然而,该项耗资巨大的自产口罩计划从实施到最终达成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德国口罩生产仍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尤其在最近几个月,德国政府推出更加严格的口罩强制令,要求民众在搭乘公共交通或进入超市、商场时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FFP2口罩,这两种口罩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暴增。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dpa-tmn/Tobias Hase
联邦卫生部长施潘曾在12月份表示:“我们可以依赖国内的口罩生产和供应。”预计到2月中旬,德国将生产4亿至6亿个口罩,基本满足国内口罩需求。施潘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能够保证口罩大规模生产,德国和欧洲拥有足够的口罩供应能力。”
对此,德国口罩经销商却表示,实际情况并非施潘所说的那样乐观。德国巴伐利亚州Franz Mensch公司负责人泰勒(Achim Theiler)向媒体透露,该公司从中国等亚洲国家进口医疗防护物资。目前每月平均售出300到400万个FFP2口罩。尽管德国政府出台鼓励政策,许多制造商正在逐步参与口罩生产,但德国目前仍有超过90%的口罩来自亚洲进口,德国自产口罩所占市场份额不超过5%。即使口罩自产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口罩生产所需大部分原材料,例如无纺布等,在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进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pa/dpa/Christoph Soeder
泰勒指出,中国即将在本月12日迎来农历新年,而中国厂商通常会在春节期间暂停生产,停产时间可能长达数周之久。“如果无法赶在在中国春节之前订购足量产品,买家将等待4周甚至更长时间。”由于疫情原因,今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取消大型庆祝活动,但按照中国传统,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工人将放下工作,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泰勒对此深感忧虑,他表示,一旦来自中国的口罩供应中断,德国口罩价格随时可能暴涨。
(欧洲时报德国版林湉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
【道德经(GermanReport)】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