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拐点终于出现,中国还能成为较大赢家吗?

来自:海外掘金 0 0 2021-02-09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张威廉

这也许是这个春节很好的消息。


期盼了整整一年,“疫情拐点”终于出现了。最近,作为这一轮疫情的中心,海外的局势正在悄然变化。


1月20日,新增确诊病例终于达到峰值,开始拐头向下。


屈指算来,我们已与新冠病毒共同生存整整一年。


虽然“震中”早就不在中国,但是自己的生活并没有轻松半点。


返乡,承载着国人最为深厚复杂的感情,也是打工人在异乡劳累奔波一整年的力量源泉。但如今,各地返乡政策纷纷加码,都不想“被”成为防疫大局的短板——这是政策的内卷化。


往年全国那些被挤爆的春运枢纽,现在空无一人,这让编辑部里的小伙伴们不由得调侃道:厉害了!今年的春运任务,已经提前完成!


“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全寰球都战胜疫情,中国才能彻底摆脱疫情的阴影。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K型复苏”


以前我们讲“K型复苏”,是在说疫情后恢复的区域不均,富人资产翻倍、穷人收入腰斩,但总体经济上涨的怪异现象。


但这次我要说的“K型复苏”,则至少有我们都乐于见到的——疫苗的接种率在上升、各国的感染量在下降,全球防疫整体向好。


用下面几张图刷新一下各位对寰球疫情形势的认识吧!


首先,全球感染率在下降。在寰球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12个国家中,每日新增确诊量都在12月-1月间出现拐点;最让人揪心的美国和印度,每日新增也已经日渐平稳于较低水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各国每日新增变化率.

图片来源:WHO. 2021-02-05.


而从全球来看,每日新增病例数大约在1月20日达到高峰,曲线正在向下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出现拐点的最主要原因当然是疫苗。根据牛津大学的数据,截至2月3日,英、美两个老牌西方国家疫苗接种效率较高,英国的接种率已达15.5%,美国10.13%;其次是欧洲大陆,疫苗覆盖率大多在3~10%。中国大约为1.67%。


最近几个月,虽然英国疫情一度最让人揪心,但它疫苗推广力度也明显强于欧陆。这或许可以解释英国为什么要脱欧:就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各国每100人中,至少打了一针新冠疫苗的人数.


虽说特朗普防疫失败把美国搞得一团糟,但这个寰球首要大国的纠错能力真心不容小觑。


进入1月,美国的疫苗接种速度明显提升;美国疾控中心预测,如果保持当前的接种速率,美国有望在今年的9月11日(是的,你没看错!)实现70%的疫苗覆盖,约达到“群体免疫”的临界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NYT. 2021-02-02.


这个日子已经十分特殊,而今年又恰好是那场美国国难的二十周年。这将是多么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日之内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八仙过海


最近,有几个国家的防疫形势让人耳目一新,值得单独拎出来说一说。


印度较大赢家?


在疫情限制措施上,印度是最松的国家之一;而在疫苗接种上,印度也是最慢的国家之一。


但印度的防疫,却精准诠释了“傻人有傻福”。


本周二,印度首都德里市政府公布,根据新近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56.13%的德里居民拥有新冠病毒抗体,与去年8月的29.1%相比,已经翻倍。


这表明,德里“已经有很多人是无症状感染者”,而这个2500万人口的城市“正在趋近于群体免疫”。


印度医学科学学院(AIIMS)预测,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在下一轮血清学调查中,拥有抗体的德里人或达70%。


之前,我还几次揶揄过印度的防疫;现在深刻反省,当初是我没看明白印度人下的这盘大旗,大意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亡羊补牢


“群体免疫”是穷国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正铆足了劲,全力补救。


不得不说,新官上任,还是烧了几把火。


拜登就职10天内,就已经推出了近30条行政令,其中包括一些很基本、却很有效的防控措施,比如在特定场所强制戴口罩、加快疫苗的研制和推广、调选专业的人事班子统筹防疫大局等。


这些办法的效果也很明显,一方面显著拉低了美国的日增病例数;另一方面,疫苗也在快速铺开。


当那些大选中的“深红州”,如南卡、北卡、怀俄明摇身一变成为疫苗接种的“深绿州”时,你就知道,时代变了,川粉们终于怕死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各州疫苗接种比例.

图片来源:NYT.


最近几天,拜登的一些新政策进一步提振了人们对美国疫情防控的信心。


比如,这周二,新政府提出要给CVS和Walgreens等美国随处可见的社区药店直接供应大量疫苗,让这些散布在全国的“毛细血管”为大型医院分担工作量。


《华尔街日报》称,符合条件的药品和杂货店大约在全美有3万个营业网点;在保证供应的情况下,CVS可在一个月内接种2000~2500万人,而沃尔玛则单月可以接种1000~1300万人。


周五,众议院的民主党人又齐心协力准许了1.9万亿的方案蓝图,决意要在月底前完善方案细则,让众议院正式通过。


正所谓“知耻而后勇”,美国正在挣脱疫情困局,打赢一场恢复国家形象的“攻坚战”。


俄国重振雄风


几十年前的俄罗斯,是只此能与美国抗衡的强国。时代变迁,经济上的困顿已经遮蔽了俄罗斯的科技实力;在西方话语霸权下,俄罗斯则更是频频作为“邪恶势力”而存在,研究个生物化学制品都招人猜忌。


但,这一次,面对西方的恶意满满的怀疑论,俄罗斯挺住了!


周二,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称俄制新冠疫苗“卫星五号(Sputnik V)”有效性高达91.6%。


这估计打了很多人的脸,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强生公司,它刚刚研制出来的疫苗,有效性只有66%。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数据来源:BBC等.


目前,全寰球已有大约50个国家或地区预订了俄制疫苗。本周,阿尔及利亚、匈牙利、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十几个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卫星五号”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面真的有“孤注一掷”的意思。


《纽约时报》称,俄国公共健康部门在没有彻底完成临床试验的情况下,于去年8月就批准了“卫星五号”,这让它成为了寰球上首要个获批的疫苗。


而且!!!研制这款疫苗的“硬核”科学家,有些最早在去年4月就亲自接种了这项研究成果。


敢于“玩命”的俄罗斯,真的让人心生敬畏。


英欧风度犹存


欧洲的防疫,总给人一种不紧不慢的感觉。


疫情一严重,就立刻加紧限制措施,稍微控制住,就大规模解封。然后,疫情又严重了……


这种办法,说混乱不无道理,但其中也带有欧洲独特的节奏感。


私以为,在这场疫情中,欧洲人还是守住了风度的。


一方面,尽管“强人政治”在危机中有抬头的迹象,但欧洲的政治文化大体得以延续。无论是在欧洲各国内、还是在欧盟成员国间,“管控”与“放任”的争论从未休止。争论的存在到底是好的,这意味着防疫政策可以随机应变,人们时不时可以重温往日的生活。


另一方面,欧洲的科研工作也还算对得起寰球的关注——虽然有效性不尽理想,但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好歹也是研制出来了。


而随着疫苗的铺开,欧洲的疫情也见到曙光。1月底,IMF报告称,欧元区2020年GDP实际或降-7.2%,好于它去年10月预测的-8.3%。2021年,欧元区经济或可恢复4.2%。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隐患仍在


不过,在这些防疫表现有不少亮点的国家,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疫情还有可能反复。


印度的一些地区虽然接近“群体免疫”,但他们并非可以等着“躺赢”了:巴西的马瑙斯(Manaus)就是给印度德里的一次重大警示。


人口200多万的马瑙斯是亚马逊州的首府,也曾是最有可能率先“群体免疫”的城市。


马瑙斯的疫情在去年5月达到高峰,之后一路好转,新冠住院数一直低位运行。而根据去年10月的一项调查,76%的马瑙斯市民感染过新冠病毒,远高于此地“群体免疫”的及格线67%。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The Lancet. 2021-01-27.


原本,人们都以为马瑙斯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进入2021,这个城市的疫情形势却急速恶化,新冠住院人数、死亡数都超过了去年首要波的峰值。


到底发生了什么?《柳叶刀》的一篇论文给出了四种解释——而且,它们可能同时成立:


  • 去年10月的调查高估了马瑙斯免疫人群的比例,让人们对防疫掉以轻心;
  • 那些曾经感染新冠的人群,免疫能力有所减弱;
  • 旧的新冠抗体无法抵抗新的毒株;
  • 造成第二波疫情的新毒株有更强的传染力。

其实,不仅是提醒印度,马瑙斯的动向足以让寰球各国的公共卫生部门提高警惕。综合最近的许多消息来看,东西方都发出了对病毒变异和疫苗有效性的担忧。

抗疫是场持久战,这不是在开玩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温度、风度


虽然这个春节可能是21世纪最艰难的一次,但全球防疫的“K型复苏”至少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加乐观的预期,而重点国家的防疫举措也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反思空间。

当然,所谓“反思”,并不是指我们要学习去年的美国。

但是,正如中国的良心——张文宏医生所说,如果“我们还在追求一种没有病例的状态……日子会过得异常艰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年前,我们的较大敌人,是染病发热时上升的身体“温度”。

时至如今,我们的防疫或许也该考虑考虑常态化生活的“风度”问题。

你若问我风度是什么?我先给你讲个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为了与相别已久的家人和朋友团聚,今年1月中旬从北美飞回中国北方某个城市。

他先是提前交了小一万块钱,要在某家酒店包吃包住隔离14天;可是进去隔离了一周不到,他又接到通知说当地政策有变,现在要“14+7”,多待一周。

前些天聊起时,这位朋友已经快住满21天了,但是怎料,新政策又来了,要“14+7+7”,即再居家监测7天,还要在家门贴上封条!

这位朋友,心里快崩溃了:自己上飞机前核酸阴性、下了飞机核酸阴性、21日内四次核酸阴性,才勉强被放行回家。

可就算这样回到家,居然还要遭受街坊邻居的提防和白眼!

我想说的“风度”,听到这,大多数人应该都懂了。

如果有人硬是不明白“风度”是啥,那我只能告诉你,反正不是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位朋友,在隔离的收关一日之内,被医护人员要求亲自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检测样本,才可放人.

2020年,中国人民已经为防疫大局牺牲了太多;而今年的形势已经改变,还要再抄去年的作业吗?这个问题值得仔细考虑。

2021,希望它是个好年。对很多人来说,“好年”的标准其实并不高:让防疫更有人情味,我们都会过得更好。

……



参考资料:
Over 56% of Delhi has Covid-19 antibodies: Health minister Satyendar Jain on 5th serosurvey. IndiaToday. 2021-02-02.
A peer-reviewed study finds the Russian vaccine has 91.6 percent efficacy. NYT. 2021-02-02.
Sabino, Ester C., et al. "Resurgence of COVID-19 in Manaus, Brazil, despite high seroprevalence." The Lancet (2021).
Covid: What do we know about China's coronavirus vaccines? BBC. 2021-01-14.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