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研究:全球平均每人每周吃掉5克塑料微粒,等于吃了张信用卡!我们造成的污染,收关都回到了自己体内!

来自:澳洲镜报 0 0 2021-02-08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就在6月13日,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热门搜索,人民日报发文:全球人均每周吃下一张信用卡!


得出这一研究的是澳洲知名的纽卡斯尔大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塑料污染已经侵入到人类体内,全球人均每周摄入近5克的微塑料,等同于一张信用卡所用的塑料。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寰球自然基金会委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综合了50多项与微塑料相关的研究数据。


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类摄入微塑料的较大来源是饮用水,寰球范围内的瓶装水、自来水、地表和地下水中都含有微塑料,全球人均每周仅通过饮用水就会摄入1796个塑料微粒,按重量算这些塑料微粒约为5克,每年的总摄入量在250克以上。

  

在食物中,甲壳类海鲜、啤酒和盐的微塑料颗粒含量较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研究显示,尽管各国塑料污染的情况有所差异,但几乎没有任何地区能置身于外。其中,美国的自来水取样94.4%都含有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中含有9.6根纤维;欧洲地区72.2%的取样水含有塑料纤维,平均每升水中含3.8根塑料纤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7年9月,一家名为Orb Media的非营利性新闻机构发起的调查发现:全球5大洲抽样的自来水中83% 都含有微塑料。这项调查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8年3月1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篇报道声称,一项对9个国家11个品牌的259瓶瓶装水的测试表明,93%的瓶装水中都含有微小的塑料颗粒。这项试验又一次由Orb Media牵线。样品被送去纽约州立大学弗里多尼亚分校的实验室进行分析。在此次检验中膝盖中箭的瓶装水品牌名单如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盛名国际品牌:

  • Aquafina (百事旗下品牌)

  • Dasani (可口可乐旗下品牌)

  • Evian (依云 - 达能旗下品牌)

  • Nestle Pure Life (雀巢)

  • San Pellegrino (意大利品牌)


盛名本土品牌:

  • Aqua (印尼品牌)

  • Bisleri (印度品牌)

  • Epura (墨西哥品牌)

  • Gerolsteiner (德国品牌)

  • Minalba (巴西品牌)

  • 娃哈哈(中国品牌)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球各大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各家中枪的瓶装水公司们纷纷坐不住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雀巢

Nestle

我们的内部检测两年前就开始了,并没有发现“高于痕量级别”的微塑料。Mason教授的试验搞不好是假阳性,我们应该把检测方式拿出来晒一晒做个比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Gerolsteiner

我们也检测自己的矿泉水好几年了,水质能达到药企的标准。我们不理解Mason教授总归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我们的测试标准可是高于行业标准的。另外,既然微塑料分子到处都有,那我们也不能排除它们是从瓶装过程中通过空气或包装材料进入到产品当中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口可乐

Coca-Cola

我们的标准高于行业标准,采取了“多步骤过滤的过程”。当然我们承认微塑料分子是如此常见,即使在高度加工的产品中也可能存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达能

Danone

我们不能对此发表评论,因为并不清楚他们团队采取了哪种检测方式。我们的瓶子是食品级包装的。目前并没有对于微塑料的监管条例,同时测试方式也没有得到共识。去年德国有个小型的试验表明,塑料分子存在于一次性瓶子中,但是含量并不显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百事

PepsiCo

我们在生产、过滤和其他食品卫生方面的质检是非常严格的,保证了出厂的产品是安全的。关于微塑料分子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需要更多的科学分析、同行评审的研究,以及很多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尽管如此,大众依然了解到,原来我们饮用的瓶装水居然有如此多的塑料微粒存在。


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塑料制品的消耗量已相当于2000年之前所有年份消耗量的总和,其中三分之一的塑料收关都倾倒在自然环境中。


寰球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表示,塑料污染是一个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塑料不仅污染了海洋和水道、杀死了海洋生物,还存在于所有人体内。


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去年刷屏的那篇新闻:人类的粪便中首次发现塑料微粒存在!


美国CNN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英国卫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8年,奥地利环境局和维也纳医科大学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对8名志愿者进行了一周的饮食追踪,然后测试了他们粪便中,10种不同类型的塑料的含量。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收关的结果是,这8位的粪便不仅都含有塑料微粒,平均每10克(两枚1元硬币重量)中就含有约20颗塑料微粒,而且种类多达9种几乎齐全地覆盖了全部塑料类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问题是很严重,可更细思极恐的来源于这8个人本身,他们来自寰球各地不同的沿海和山地国家,芬兰,意大利,日本,荷兰,波兰,俄罗斯,英国和奥地利,仿佛代表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我们。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他们之中,6个人吃过鱼或海产品,都食用过塑料包装食品或饮用了塑料瓶装水,得到的就是体内全都有塑料微粒的结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样的结论几乎碾碎了所有人的侥幸心,连首席研究员Philipp Schwabl都很惊讶:“我没想到每个样品都会被测试为阳性”


是啊,在结论出来前,我们能从曾经的许多新闻报道中猜到结果,只是没想到真正的结论会比预想中的还严重。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总归什么才是塑料微粒?塑料微粒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为大家科普一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总归什么是塑料微珠?


从学术上来说,微珠被叫做塑料微粒或纤维,一般成分是聚乙烯。


塑料微粒(microbeads),又名塑料微珠或塑料柔珠,通常指直径小于2mm的塑料颗粒,属于微塑料的一种,直径一般小于2毫米,肉眼不太容易看见。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实塑料微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沐浴露、牙膏、磨砂洗面奶等等很多类型的洗护产品中都含有微珠,


它的作用就像一个个看不见的小砂轮,用来打磨你的肌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仅存在于洗护产品,甚至还存在于自涤纶(聚酯)、锦纶(尼龙,或者聚酰胺)、丙纶、氯纶、氨纶(莱卡)、维纶等人造纤维织物中。


美国奥普传媒集团和纽约州立大学人员曾共同做了一项研究,他们选取了250瓶来自9个国家、11个知名品牌的瓶装水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仅有17瓶水中没有塑料微粒,这些细小的微粒平均每公升水中含有314个。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塑料微珠无法回收或降解,由于体积过小无法用过滤网拦截,


换句话说,你穿的带有弹性、雪纺、化纤面料的衣服,在经过水洗之后,它在水中的塑料微粒经过水循环系统流入江河湖海。


那么这些塑料微珠有什么危害呢?


污染环境损害健康,微珠的危害极大


而目前全球含有微珠的洗护产品共有1147种,光是普通的一瓶磨砂洗面奶中就含有33万颗塑料粒子。这些微小颗粒会流入下水道,进入湖泊、海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Seafood NZ 首席执行官Tim Pankhurst 他表示,“微珠对大海和海洋生物的影响众人皆知。


研究表明,相比通常的食物来源,鱼类更喜欢吃微粒,误食微珠对它们的健康非常不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鱼类摄入过多会引起细胞坏死、出现炎症、组织裂伤等症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去年,外国研究人员从美国加州、新西兰奥克兰,澳洲悉尼、加拿大温哥华当地鱼市场中,


发现每四条食用鱼中,就有一条的内藏中含有塑胶垃圾,证明塑胶污染已经非常严重。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然而更可怕的是,当我们再吃还海鲜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吃塑料!


那些被我们使用的塑料微粒,最终都会通过生态循环系统进入湖泊、海洋,被海洋生物误食,又通过食物链重新回到我们的餐桌!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塑料微粒直径较小,可进入人体组织细胞,蓄积在肝脏中,引起炎症反应、造成慢性沉积中毒。


还有可能进入血液,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系统,最终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纪录片《塑料海洋》的导演,乔·鲁克斯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


这些化学物质会进入食物链,不孕不育、癌症、自身免疫系统问题、内分泌紊乱、发育中儿童的行为问题、以及胎儿发育问题都与其有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曾经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