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奥克兰华人男生因为这个,考取美国名牌大学!

来自:新西兰中文先驱 0 0 2021-02-03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Jimmy Zheng(郑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去年毕业于奥克兰Macleans College的华人高尔夫球优秀选手,因出众的球技幸运地收到了美国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不乏哈佛、普林斯顿这样的名校。

最终,他选择了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开启未来的深造之旅,学习之外,他将进驻杜克大学的高尔夫球队,成为重要的种子选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悉,杜克大学会为他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包括学费、生活费和训练费等。很快,他将迎接全新的人生挑战,未来努力从高尔夫球业余选手华丽转变为一名职业选手。



高尔夫球对华人来说,是一项不容易取得成绩、也不甚了解的运动,华人对它的熟悉度远远不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项目。

Jimmy的家人,在他刚接触高尔夫球的那些年里,对这项运动也是一知半解。Jimmy有没有打球的天赋、如何进行训练、怎样提高水平、多次比赛失利后要不要继续练下去等等问题,对他的父母和他来说,全都无解。

Jimmy的高尔夫球水平,目前在新西兰业余选手中的总排名是第四,在美国Golfweek的青少年Seniors排名是第十,这个成绩已经很好地体现了他在这个项目中的成功。

很多华人家长对此十分好奇:到底是他自身有打高尔夫球的天分呢,还是后天不懈的坚持造就了他?Jimmy用了10年,攀上高尔夫球运动的山峰,达到了同龄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的经验或许是其他华人孩子将来成功的“他山之石”。


天分重要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Jimmy七八岁的时候才开始接触高尔夫球。那时候他的父母忙于工作,闲暇时无法照顾他,于是给他报了各种课后班,从中文、数学、英语到画画、羽毛球,再到钢琴、大提琴、吉他、音乐理论等,五花八门,高尔夫球也是其中一项。

细细算下来,Jimmy上过的班种类不下15种,能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

10岁的时候,Jimmy课后班的数量减少了很多,但是高尔夫球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坚持,打得还行,不过没有特别出众。

打高尔夫球的技能不是天生的,Jimmy参加的俱乐部训练课程让他掌握了理论知识,也让他在持续的训练中积累了经验。

到底Jimmy有没有打高尔夫球的天分呢?如果一定要说有,可能在于他的某些运动天分。不少人打高尔夫球的时候,很难熟练掌握挥杆动作,某些球友虽然有多年球龄,但挥杆依旧乱七八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Jimmy打球的时候,身体协调性好,动作掌握很快,而且姿势优美,这让他减少了许多的击球失误,后来也深得杜克大学高尔夫球教练的称赞。

同时,打高尔夫球不是简单的身体运动,要结合经验、分析、判断等复杂的脑力计算。Jimmy的聪明、反应快也无疑让他在这项运动里如鱼得水,使他经常能打出出人意料的成绩。


毅力是关键?




任何体育运动,在由爱好升华为竞技的时候,重复再重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大多数时候,可能会流于枯燥,令人生厌。竞技体育永远都只会是一座独木桥,只有寥寥数人能坚持走到彼岸,拥抱鲜为人知的风景。

Jimmy 16岁的时候,在新西兰和美国参加过多次有名的青少年高尔夫球大赛,荣获了青少年组或业余组的头名,这极大地激发了他对高尔夫球的热爱,给了他坚持的勇气。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是,在此之前,好运并不是时时相伴,很多比赛中,他的发挥不太稳定,有时排名靠前,有时名落孙山。

每次比赛完,他便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心中似有钟摆在来回晃荡:这回我打得不错啊,继续!唉,这回打得这么糟,以后会不会打不好了?要不算了吧。

所幸的是,虽然有过犹豫和沮丧,他总归没有放下高尔夫球杆,依旧在如茵的草地上挥汗如雨。他曾这样鼓励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因为10年后当你回首从前时,你才不会抱憾。”

美国文豪海明威曾在《老人与海》里说,“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Jimmy为了备战各项高尔夫球大赛,在训练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高尔夫挥杆要形成肌肉记忆,为了做到这一点,没有捷径可走,他只有不断地重复才能让身体形成本能反应。他坦言:“在经年的训练后看到自己取得了进步,非常欣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13年级的时候,Jimmy面临了很大的学业和训练的双层压力。那一年,当大部分孩子还在睡梦中时,Jimmy已经早早地前往球场去训练,然后在学校上课前再赶回去。

成功是要付出更多代价的,就像科比,他熟悉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他说那个时候的洛杉矶“满天星星,灯光寥落,行人很少” 。

Jimmy曾多次参加过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地举办的高尔夫球比赛,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有的比赛还给他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2018年,他代表新西兰参加在阿根廷举办的青少年高尔夫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他的赛前状态很好,从父母到教练,大家对他夺得好名次寄予厚望。

不料,比赛的前一日之内晚上,他因吃了一个坏了的面包食物中毒,整晚呕吐不止,早晨起来后走路都是虚浮的。但他还是坚持到了球场,在医生护士的陪同下,勉强完成了比赛。

赛况惨不忍睹,但Jimmy觉得值得,他说:“我喜欢这种竞争的氛围,也愿意和来自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交流球技。”在这样知名的国际大赛中他愈挫愈勇,锻炼了顽强的毅力,坚定了继续打下去的决心。


父母的助力?




所有于青少年时期便在某一方面成功的孩子,几乎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帮助。父母的辛勤陪伴是他们成功的坚实后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Jimmy打高尔夫球,有失败,也有成功。成功的时候有父母在身边分享获胜的喜悦,快乐成倍增加。

失败的时候父母一边安慰一边和他分析发挥不好的原因,让他慢慢地又鼓起前进的风帆。平时,父母还会监督他,在他某些疏于训练的日子里,提醒他赶紧坚持练习,以免技艺生疏,水平停滞不前。


他的妈妈说,对于Jimmy练高尔夫球,他们没有给他太大的压力,只是用“爱”去包围他,让他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支持和爱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年里,Jimmy日常练球和前往寰球各地参加高尔夫球大赛,他们一方面全力在经济上予以保障,给他创造很好的机会;另一方面对Jimmy的各项事务亲力亲为,从平常生活到思想工作,方方面面,全身心地帮助他提高球技,取得一个个的胜利,使他能在高尔夫球这一体育项目上屡获殊荣,并斩获美国各大高校教练的青睐,得到前往美国深造的绝佳机会。

这一两年来,Jimmy在比赛中的水平发挥越来越稳定,他正成长为高尔夫球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9年,他在新西兰的Lydia Ko under 19高尔夫球大赛中荣获头名,在美国的国际青少年高尔夫球比赛(IMG)中荣获第二名;2020年3月,在新西兰高尔夫球公开赛上,他又获得了业余组头名。

谈到以后的方向,他说希望这几年“能赢得大学比赛,成为最有价值球员(MVP)”。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一定会再为华人在高尔夫球这一高雅体育项目上争得更大的荣誉。

他的成功,是源于天分,还是苦练,抑或是父母的鞭策?无论你愿意相信哪个原因,他获得那些成绩的代价显然是非常高的。

或许,古往今来,海内海外,那些能在某一方面超越常人的,一定是愿意为此奢贵付出的人。

今日推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