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堪培拉医院(Canberra Hospital)曾拒绝一名出生在中国、训练有素的医生的实习申请,理由是他接受行医培训的地点在中国。
这名医生于2016年,起诉首都领地政府的政策存在就业歧视获胜,索赔4万澳元成功。
但7月16日,首都领地政府上诉后,原审判决被推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王庆林(音译)因为申请常驻医疗官员职位被拒后,一度陷入了“焦虑、困窘、受羞辱”的心态中无法自拔。
因此,法院早先判给他4万澳元的歧视赔款。
王庆林曾是天津医科大学(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神经科主任,于2001年移民澳洲,2006年加入澳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早在2013年,王庆林除了还未在澳洲医院有一年实习期之外,已经满足所有在澳从医的条件。
但是,首都领地政府出台了一项雇佣政策,政策将国际毕业生列为实习单位收关考虑的人选,严重阻碍了他在澳洲的行医道路。
王庆林拥有神经学硕士学位和15年以上工作经验。在被拒后,他只能到养老院担任护士助理。
这简直是大材小用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随后,他起诉相关政策因为不利于海外留学生,含有种族歧视。首都领地民事行政仲裁庭在2016年裁决中对其观点予以支持。
然而,不服裁决的首都领地政府提出上诉。
仲裁庭昨日推翻了原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海外毕业生是收关考虑的对象
上诉期间,首都领地政府的代表律师辩称,相关政策并非以种族或国籍来区分申请人,而是基于其求学地,这并不在反歧视法律保护范围之内。
而王庆林的律师则称,出生在澳洲、新西兰以外地区的人,一般是在外国获得学历,这令他们处于不利地位,等同于遭遇歧视。
ACAT庭长尼特(Graeme Neate)在裁决书中写道:
“王医生提出,来自中国的人士通常(但非确实)都是在海外大学获得医学学位。
因此,首都领地使用优先次序来决定实习名额虑,足以支持(法庭)作出直接歧视的裁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首都领地政府则在上诉中辩称,他们列为优良先考虑人选的是承诺在堪培拉工作的澳洲国立大学毕业生,他们之中有48%的人出生在海外。
因此,他们表示,这先后顺序排列中并没有种族歧视的因素存在。
考虑到这些数据,仲裁庭裁定“并无证据表明该政策的实施,对原中国籍人士或原籍非澳籍人士造成了不利影响。”
首都领地政府没有直接或间接地以王医生的原国籍为由,对其施加歧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