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夫妇突然收到中国包裹,惊呆了,马上报警……
来自:新西兰中文先驱 0 0 2021-01-28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天中午,新西兰卫生部通报,新增4例境外输入病例,社区中没有新增病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卫生总干事Ashley Bloomfield说,这一结果令人欣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也是厉害了,染上传染性极强的南非病毒,去了30个地方,居然没有一人被传染,真是新西兰的运气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专家表示也许是这名妇女携带的病毒较少,非高度传染,同时她没有参与任何大型聚会等潜在的“超级传播”活动。
不过,Bloomfield说,现在还没到放松的时候。有时候 ,有的人会在早期检测中呈现阴性,但在后期检测中呈阳性。疫情会突变,是不是口罩啊,这些抗疫必需品还是要备好?
但是对于奥克兰一对夫妇来说,突然收到从中国寄来的口罩,一下子把她吓坏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她丈夫收关一次买东西是在亚马逊上,那是一两年前的事了。然而,最让她担心的是,包裹单上有她丈夫的联系地址和手机号码,里面还有2个口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了解,包裹是在1月21日通过快递送到的,但她直到昨天才打开。“我们还没有把口罩从包裹里取出来,因为我们担心口罩已经被人用过了。只是我们纳闷寄给我们的意图是什么?我们不想散布有关中国和新冠肺炎的谣言,但这个包裹有我们地址(包括我丈夫的电话号码),令人担忧。”据悉,包裹发件人信息有一个看不清的地址,还有个电话号码,但打过去无法接通。这名女子说她打电话给新西兰邮政(NZ Post),但被告知他们只负责送件,不负责包裹里的东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与警方交谈后,她用保护手段拿出口罩,想看看包裹里还有什么,但除了口罩,啥都没有。这种神秘包裹在美国也发生过,据美国本地新闻报道,在佛罗里达州的清水镇(Clearwater)。当地居民Shan Sharp收到了一个寄到她信箱的包裹,里面有两包口罩;但包裹上没有任何运输信息,只是写着它来自中国上海的一个地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报道,包裹上还列出了几个Shan Sharp的私人信息,包括她的姓名、手机号码和地址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我看到它之后,我甚至不敢打开它,”Shan Sharp告诉新闻电台。“我不想把它留在家里。”有些网友可能感到熟悉,这事也许是神秘种子包裹的翻版。去年,美国、澳洲、日本、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许多民众收到神秘种子包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单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农业局就收到了900封邮件,几百个关于种子包裹的投诉电话。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名家住东京的40岁左右女性称,自己曾收到过一个中国寄来的包裹,包装袋上写着“Ring(戒指)”。从包装上可以看出,这个包裹是从深圳寄出的,上边印着中国邮政的标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从未在网上下单任何商品,但包裹上确实清楚的写着她的姓名和住址,感觉事有蹊跷的她还是拆开了包裹,里面装的并不是什么戒指,而是一包黑色的种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电视台按照包裹上的电话打过去询问情况,对方却表示“查无此人”,而且也并不清楚是否有包裹从这里寄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事还惊动了中国外交部,去年7月底的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对此事就作出过回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植物种子属于万国邮联禁限寄规定范围,查获的一批包裹,上面的中国邮政面单属于伪造!
汪文斌称中国邮政已商请美国邮政将这批假邮件退回中国,以便中方开展调查。
事后,美国警方研究了N份种子包裹后表示,他们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们认为:“较大的可能是,这些种子包裹背后其实是一种叫‘brushing’的骗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某些网店卖家为了让自己的销售额更高,会通过其他手段搞到客户地址。然后随意给这些人邮寄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便宜常见又不占重量的种子、口罩就成了理想的替代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整个运输过程完成后,卖家再以真实收货人的名义打下五星好评,就可以提高自己所卖商品的销量和信誉,这样该商品的搜索排位就会靠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研究者们表示,他们研究了4000多个刷单的包裹,发现用这种方式比正常销售能快10倍提高排名。目前看来,种子包裹事件闹大了,骗子们又改换寄口罩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大家也不要以为这是小事,到底你的个人信息都暴露了。
新西兰消费者协会(Consumer NZ)的Jessica Wilson提醒,要注意一下信用卡信息,以防被盗用。新西兰警方确认有人报案称收到了可疑口罩,但没有进一步消息。该女子希望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其他人,让人们知道这种情况在新西兰有多普遍,并建议其他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是该怎么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可是会影响国际形象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