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的新学年就要开始了,然而,一些移民家庭却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愁,特别是华裔父母,感觉自己的孩子被学校忽视了,甚至认为学校对孩子的学业问题进行了错误的引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美剧《Fresh out of the boat》
一位华裔家长最近遇到了一件苦恼的事,自己家娃上的是一所奥克兰本地高分公立校,学校的同学基本都来自于本地Kiwi家庭,位于传统白人富人区。这个华裔家庭为了给儿子很好的本地教育,特意买了昂贵的学区房,举家搬到这个知名好区。但是,在这个学校上了两年学后,这对华裔父母却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有很大的冲突。举个例子,孩子很喜欢数学,在他看来,做有难度的题目是一种挑战,每次攻克了难题都超级有成就感。但是,学校教授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于是,这家的父亲就找来英国、澳洲等比较有趣的数学教材,亲自教给孩子更难的知识,还鼓励孩子上各种数学兴趣班。但是,孩子的老师却非常不认同这个家庭的做法,几次找孩子父亲谈话,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超前,应该放慢脚步,尽量和多数孩子保持一致,还建议父母多让孩子玩,少做题。但实际上,这个孩子并不是被父母逼着学习的,孩子说研究数学就是自己的爱好,就像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游泳一样,为何其他同学的爱好都可以得到老师的理解,而自己的爱好却难以被老师认同呢?
这个案例并不孤立,这种现象在新西兰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中也并不罕见。作为华裔家庭,或许你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孩子学习能力强,但在学校却很难得到更多提升的机会,或者说老师只愿意顾着班里多数学生,反而忽视了学习好的孩子的需求。在重视学术水平的亚洲国家,学习不好的学生容易被忽视,而在普遍主张“就低不就高”,照顾平均水平的新西兰,学习好的孩子成了被遗忘的对象。
前总理John Key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新西兰目前的教育问题,也特别提到过这一点,他表示:作为移民家庭,父母放弃了原住地的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到新西兰,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着更高要求和更强的动力的。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学校普遍重视那些需要额外帮助才能跟上大部队学习进度的孩子,但是却忽视了另一端的孩子们。这一端的孩子能力很强,他们可以完成所有的任务,而且做得很好,所以老师理所应当认为他们不需要其他的帮助了,因此这些孩子反而成了新西兰主流学校普遍遗忘的群体,很少有人去聆听他们的需求。其实,这些优秀的孩子也是需要额外帮助的,他们需要有人进一步推动他们,让他们有机会见到各种可能性,但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关注他们、激励他们的机会并不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John Key接受Crimson的采访
华裔孩子在学校里学术成绩往往比较优秀,所以这部分被学校忽视的优秀孩子中,华裔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为了满足孩子的更高需求 ,华裔家庭不得不选择昂贵的私立学校,或者搬到有限几所房价更高、对学术更加严格的公立学校学区中去。那么,新西兰教育体系到底是怎样的?这种“就低不就高”的方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作为华裔家庭,应该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解决这个问题呢?网络中学CGA是首要所在新西兰教育部注册、可以提供A-level课程的网络私立中学,学生可以取得A-level资格证书,且部分A-level课程可抵大学学分。CGA提供part time和全日制两种形式的课程。无论哪种形式,都可以加速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能力激发到较大化!2021年的新学年伊始,CGA在线私立中学中文见面会再度开启!现场不仅请来了负责CGA科技技术的科技主管带领你体验在线中学的各种黑科技,还有在校学生已经优秀毕业生讲述网络课堂带给自己的改变!最重要的是,现场可以免费预约CGA今年新近改进的学业测试,看看自己孩子的真实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