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在武汉大学当教授,如今,我在新西兰街头捡垃圾”

来自:新西兰天维网 0 0 2021-01-19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近疫情通报:

卫生部1月18日:

今日卫生部通报,自上次发表媒体声明以来,新西兰报告了6例新冠病例。没有社区传播。

手机天维App正在滚动更新更多详情,
保存下方二维码图片,扫码随时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提起新西兰的华人大爷大妈,你会想起什么?


很多人的首要印象可能是:广场舞、看孩子、不会英语……


但你有没有想过,身边看似普通的华裔老人,也有可能身怀绝技,随时准备拯救寰球?


我们采访了这样一群新西兰的华裔老人,


最普通的他们,用最不凡的故事告诉我们:


用爱去生活,你也可以发出微光,做一颗小小的太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01
高级工程师,武大教授,企业高管……
居然都在新西兰捡垃圾?

王福奎老人,83岁,20年前来到新西兰,就是你每天都会在路上遇到的那种华裔老人。


但在出国之前,他是高级科研工程师。他说,从部队转业后,自己在上海建工做高级工程师。他说,自己耳朵不太好,也是因为长期搞科研导致的。

 

到了新西兰之后,他也会感到孤独,花了很长的时间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另一群志趣相投的华裔老人。


这群老人当中,有人和他一样在国内颇有成就,包括武汉大学的教授、企业高管、高级记者、地方公务部门负责人也有些老人,只是在新西兰带孩子,过着平凡的日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们逐渐注意到,新西兰绝美的环境中,偶尔还是会散落着垃圾。烟头、纸巾、塑料袋……这都让他们感到愤怒苦恼:为什么总有些人不爱惜新西兰这一方小小的净土?


有一次,他们看到新西兰媒体批评华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几个老人家一合计,自己要站出来做点事情,为华人争光。


从此,他们为自己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捡垃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福奎成了奥克兰环保协会的创始会员。从协会成立到现在,一直坚持参加协会的捡垃圾活动。


他们大部分是60-80岁的退休华裔老人,可这群老人的画风却不太一样:大多数的聚会活动,都是围绕“垃圾”这个主题来展开的。


他们常年活跃在奥克兰西区,每个月都会出门进行一次捡垃圾活动。


从首要次开始捡垃圾到现在,已经坚持了9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外人看了都会觉得不解:这么热的天气,你们一群老人,戴着口罩和协会统一的帽子,穿着高亮背心,拿着捡垃圾的夹子,在外面暴晒大半天,图的是什么呢?


可这群老人却说,

他们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就是为了守护新西兰的一片净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们有私心吗?

当然,也是有的。有的老人说,捡垃圾的活动让他们的退休生活丰富了许多。有的老人说,大家聚在一起,交交朋友,也就缓解了思乡的心思。


一位老人说,他曾是武汉大学水电系教授的教授环保协会的活动让他的退休生活丰富了不少。他觉得自己这样为新西兰做一点小小的贡献,也是应该的。


他说:“我们老年人来到新西兰,总还是有思乡的情绪,但环保协会里让我结交了很多朋友。


如今,他也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到了“捡垃圾”这项环保事业里。老人笑着说:“我的专业是环境工程方向的,在环保协会嘛我们做的事情也是环境方面的。所以现在的志愿者工作,跟我以前的工作,也是有相似之处的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维护这片很高纯净热土的爱与骄傲。

 

“我们出去捡垃圾,经常有本地人看到了冲我们竖起大拇指,跟我们说Thank you。我也觉得挺骄傲的。”


02

“我装了金属的股骨头,但是活动我一定要参加”


其实,做好事是会上瘾的。

 

环保协会79岁的会员万大妈,腿脚不太方便。


2016年她回国的时候,不幸被车撞倒,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自从换了金属的股骨头之后,万大妈的腿脚就不太方便,到了冬天骨头连接处还会疼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就算这样,她还是一直惦记着环保协会的活动。


她再三告诉会长:有捡垃圾的活动,一定告诉我,我是一定要来的!

 

她自豪地说:“我们这个协会,大家很齐心,素质也很高。我们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新西兰社会做一些自己的贡献。”


“我们捡了垃圾,环境变好了,我们自己心情也很愉快。所以我跟会长讲,有捡垃圾的活动,我是一定要来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自河南的随宗苒两口子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们是最近刚刚加入环保协会的新成员,来新西兰五年,终于找到了“组织”。

 

随宗苒说,以前一直忙着帮儿女带孩子,现在孙辈们都上学了,自己也就“解放”了。


终于闲下来的两位老人,偶然听说了环保协会捡垃圾的“事迹”,立刻动了心。


随宗苒说:“我就希望能为大家服务。”

 

“我觉得这个协会的活动很有意义,是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是好事情。我们就很感兴趣,就过来参加捡垃圾的活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03

“我被这些老人的坚持感动”


老人们的执着,也传递给了下一代人。


协会最近在Henderson图书馆附近街区进行了一次捡垃圾活动,天维网记者也有幸见证。


在那里,我们意外看到了一个年幼的面孔,那是7岁的小女孩Zoe


她混在老人当中,左看看右看看,有样学样,和外婆李萍一起捡垃圾。

 

她自豪地说,“我很喜欢跟外婆一起来捡垃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事实上,新西兰学校从孩子年幼的时候就会教他们“Plogging”的概念。这个词是捡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两个单词的合成。也就是一边跑步一边捡垃圾的意思。


很多新西兰人都觉得这件事太棒了——集公益与锻炼为一体,不仅能够帮助改善卫生环境,还有利于身体健康:除了跑步,捡垃圾的动作类似深蹲,还能锻炼双腿肌肉和核心肌群,增强运动效果…… 


而且没想到的是,捡垃圾一个简单的行为,居然成了贯通孩子“华人”和“新西兰人”认同的桥梁


小女孩Zoe说:“我在学校上学时,每个周五也都会跟同学一起捡垃圾。我是华人也是新西兰人,跟外婆捡垃圾也很开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晓雁则是环保协会里最年轻的一位成员,她是奥克兰西区的一个幼儿园老师。她在听说这群老人家的几年如一日的善举之后,深受鼓舞,两年前加入了环保协会。

 

她说:“我看到他们70,80多岁了还身先士卒,坚持在社区捡垃圾,我真是挺感动的。老人家们都不会英文,不会开车,我就帮忙他们做做翻译,开车送送东西什么的。

 

据会长介绍,在疫情期间,陈晓雁开车给协会高领老人们送口罩,买菜送物资,解除了协会老人们的后顾之忧。

 

04

“他们真好,每个人都了不起”


据奥克兰环保协会会长刁四雍介绍,协会成立于2012年,至今9年的时光里,从未中断过自己的坚持。


而正是这种坚持,打动了他们身边的无数人。

 

在听说了环保协会老人们坚持9年的善举之后,新西兰温州同乡会的华人朋友也被老人们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他们决定,自己也要为老人们做点事情。


据该会的创会会长陈安生的介绍,在疫情严重的时候,他们就向协会的老人们捐赠了一批口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且,老人们捡垃圾经常需要弯腰,这对老年人来说是比较辛苦的。考虑到这一点,温州侨团乡贤徐放先生专门在国内购买了一批折叠式垃圾夹送给老人们,希望他们捡垃圾时能省点力气,不用再弯腰捡垃圾了,也减少了老人们在捡垃圾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

 

陈安生对天维网记者说:“这是首要批环保物资,让环保协会的老人们试试看好不好用,如果好用的话,我们就再从国内买一批,送给他们。”


“我觉得他们真的是很善良,每个人都很了不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实,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用爱去对待寰球,寰球也会返你以爱。


如此,那些寻常的日子,才会变得闪闪发光。


Sally | 采访摄影

紫烟 | 编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看”我吗?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