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9年5月,来自中国山东的于星明在奥克兰Hobsonville一个建筑工地不幸坠落身亡,留下在中国的妻子杜女士和一个儿子。
由于于星明是在新西兰非法打工,没有交税记录,他的妻子也不会英语,处理在新西兰的身后事的过程,变得尤其漫长和挫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好在新西兰的调查一直按程序推进。今天终于传来消息,ACC(事故赔偿局)已支付给在中国的于星明遗孀一笔安置费,尽管当事人没有合法签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确认支付事故赔偿
新西兰设立ACC的初衷就是,在事故发生的时候提供快速的支持,而不需要多年的诉讼。于星明在2019年5月,从一个普通的民宅工地坠亡,其后Worksafe NZ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于星明生前工作照(左一):
于星明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儿子已经在念大学,家里还有一个75岁的母亲需要照料。
杜女士本人也没有固定工作,"我们家没有其他生存手段。我没有固定的工作,只要有工我就去做,但并不总是有。”
根据媒体掌握的情况,ACC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将向杜某支付 "一次性赔付",这笔款项于2020年10月支付。
杜女士表示,Worksafe NZ对事故的调查是专业的,作为家属表示认可。而于星明生前的雇主“没有为我们做任何事情,他对我们毫不关心”。
事故调查报告公开
Worksafe NZ的调查报告认为,于某在一家名为Star Echo Ltd (SEL)的公司项目下的某建筑承包商处工作,开发位于Hobsonville的房产项目。Star Echo公司负责人Zheng Jinghui。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于某出事当天,爬到二层未完成的施工区域,当时这里的木柱只是暂时被两颗钉子钉住。
附近的一名同事先听到框架不稳的声音,转身看时发现于某正"试图平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站立不稳的于某“试图抓住框架但未能抓住”,他从2.9米的高度落下,掉在一块水泥板上,“头部砸到一块地上的木料”,两天后在医院不治。
调查报告发现,Star Echo公司曾三次被Worksafe NZ交涉,问题包括脚手架不合规或不完整。该公司曾收到过整改通知,但没有被起诉。
本案中报告建议起诉该公司,因为在事故发生后,在警察或Worksafe NZ到达之前,建筑设备和工具就被从建筑工地移走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受骗后留在新西兰打黑工
调查还确认,45岁的于星明在2015年持30天的旅游签证进入新西兰,其后留在新西兰非法打工。
据其遗孀描述,他们花了约相当于3万纽币中介费,被介绍到新西兰合法打工,来了以后发现被骗。后来于某认识了一个工地经理,被介绍去了Hobsonville打工。
仅有两个钉子固定的木料框架,是导致于星明跌落的重要原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Worksafe NZ确定了建筑区域对坠落风险的保护不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在事故发生前,有合适的'高空作业'控制措施,这名工人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Worksafe NZ认为,起诉Star Echo公司从建筑工地上拆除设备和工具是符合 "公共利益 "的。同时也认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Star Echo公司 "违反了其他对工人的主要义务"。
2020年4月,对相关公司的起诉建议被降级为警告信。
Worksafe NZ特别调查部分负责人Simon Humphries说,这一决定是当时受到了疫情影响。由于原计划起诉的内容不是事故本身,而是事故后没有保留现场,所以相对的重要程度并不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赔付符合新西兰ACC理念
这一事故发生后,新西兰的联合工会一直在帮助家属解决善后,联合工会全国负责人Mike Treen表示,“ACC的理念就是不管对方是不是合法的”。
他表示,在建筑行业内有很高比例的非法移民工人。疫情后人力依然紧张,新西兰应该增加对本国人力的培训和招募。
ACC专家和雇佣关系律师Benjamin Hinchcliff博士说,该案显示了ACC系统的好处,以确定性换取漫长和不确定的诉讼。
案子本身 “非常令人伤心”。“移民剥削太普遍,这个案件本不应该发生。”
结语
奥克兰的建筑工作,依赖大量的海外移民劳工填补劳动力空缺。移民劳工为了所谓的“新西兰梦”,然而现实是,许多新西兰移民劳工的工资和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很多新西兰建筑商采用的是分包合同模式,没有人检查为分包商工作的工人是否合法打工,或者注册了税号。
随着移民劳工的涌入,剥削和安全案件也一而再出现,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思考......
///
我们开通了“新西兰省钱群”
每天发布优质的优惠信息
欢迎在新西兰的小伙伴加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