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决定不付这100刀。当Chris告诉她旁边另一对被锁车的夫妇她不准备付钱,并讨论是否把轮胎卸了换备胎走人的时候……
可能是他们的谈话被锁车人听到了,对方迅速上前,给她的另外一个车轮上也上了锁。
换备胎方案失败。Chris在微信群里向当地华人求助。同时报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等待警方来的时候,有华人网友找来锁车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资料,转发给她,也有朋友过来陪着。
商圈里有的商家看到这个情况,也过来和他们聊。经过Chris的了解,她更加认为这是一个钓鱼圈套。
据她了解,锁车公司在这个停车场应该是管理着“一些”车位,所以可合法进出这个停车场。
但关键是,并无证据显示锁车公司管理着这些写着“Clients Only”的车位。
据她了解,这些属于“无主车位”。比如她被锁车的车位,原先属另一家位于商圈二层的公司,这家公司早前关门搬走之后,车位就变成无主车位。
很可能是这些人故意插上“Clients Only”的牌子,把这些无主车位开发为利润增长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商户告诉Chris,这个锁车公司是一个家族生意。
原先是老爸在这里干,态度还算温和,而最近换成了儿子出来干,态度一下咄咄逼人很多。
Chris说,看到他们报警,也不付钱,对方也变得傲慢,说“我知道所有的法律规定,我做了二十年从未失手,I won every time!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天下起了雨,等待警察的时间变得漫长,Chris和另一个被锁车夫妇的朋友,都给他们带来了衣服。大家都准备耗下去。
Chris事后告诉“发现新西兰”,“中国人不是行走的钱包。特别不喜欢让人觉得中国人好欺负……一定要争一下。”
等待过程中,Chris还不时提醒其他客人不要停这些车位,一停就会锁,锁完就要钱,不给就拖车。
到了晚上11点多,警察终于来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hris他们是报警的一方,警方已了解情况,只简单询问。
然后警方就和锁车的人对话,过了一会儿过来告诉他们:“还有一些程序要走,但他会给你们开锁。”
应该是警方要求对方提供管理这几个车位的文件材料,但对方无法出示。这样,他就不具备在这个车位上锁车的权力。
在警方要求对方开锁的过程中,对方骂骂咧咧,还说要抄警号,但收关还是把车锁给解了。
时间已经过了12点,Chris的这份外卖,吃得好辛苦。
5个小时硬刚,Chris觉得,要把自己的体悟告诉更多华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些想挣快钱的锁车公司,可能会设计一个完美的圈套,一旦进入就很难跳出,套路大概是这样:
* 标志不明,让你产生混淆;
* 利用自己的行业优势,让车主感觉到法律不站在他那边;
* 交钱则好言送客;不交钱则拖车,让车主失去主动权;
* 警方可能不会积极到现场处理,比如在报警时,告诉Chris可以事后通过小额仲裁庭(tribunel)处理,或通过行业协会投诉。但这两者都耗时耗力,行业协会对旗下公司其实也没有法律约束力。
* 锁车公司利用人们想尽快摆脱麻烦的心态,只要找到城里足够的无主车位,现金流就可源源而来……
并非Chris遇到的锁车公司一定是这样,但在新西兰,即便政府已出台一些约束规定,钻空子挣黑心钱的锁车公司一定存在。
那些物业公司不管、却被锁车公司盯上的车位也一定还有不少。
经过这事,Chris觉得她再也不怕锁车公司。
当然,“首先,你停车时一定要看清楚,停车位如果是私人的不要停”。
“但如果你被锁车,不要离开你的车。如果车已经在他手里,会更没有主动权。”
“如果一个车轮已经被锁,要小心并阻止对方再锁其他轮胎……
“你阻止对方,对方是不可以使用强力的,锁车发生肢体冲突,性质就变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政府制定的新规包括:锁车人或公司若违规,较高罚1.5万纽币。
Chris用打算住在停车场的决心,看清一个利益模式。
了解的越多,就越能破解在新西兰那些精心编排的套路。
一个来新西兰5年的女孩能这么硬气,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