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月10日,是大卫·鲍伊(David Bowie)逝世5周年。
就在前不久的11月,描述大卫·鲍伊成名经历的传记片《星尘》登陆院线和网络平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卫·鲍伊是谁?
一时间大概很难概括他所有的身份和他整个绚烂的一生。
他是较具代表性之一的,全球唱片销量过1亿张摇滚音乐家,与披头士(The Beatles)、皇后乐队并列为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摇滚大腕。他不仅影响着欧美的主流流行文化,还影响着时尚潮流和科幻小说。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演员、画家和行为艺术家。所有对于他的评价和总结大致关乎这三个词:中性、大胆、先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194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布里克顿,60年代后期出道,70年代成为华丽摇滚宗师。
他的音乐充满前卫和实验性,他大胆多变,完全不受世俗束缚,雌雄莫辨的“非主流”造型将华丽摇滚推向新境界,风靡了一个时代。
他的一生也极富争议。他曾经承认自己的同性性取向,但后来他是先后娶了两任妻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艺妓样式紧身衣到单腿连身裤再到闪电妆,他的造型不断地启发着各个名气大设计师。包括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山本宽斋(Yamamoto Kansai)、德赖斯·范诺顿(Dries van Noten)、让·保罗·高提耶(Jean Paul Gaultier)等。
他的服饰被搬上各个T台,每个造型都成经典。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的风格和审美依然对当下有影响。从音乐、艺术再到时尚,在诸多领域中,都可以找到人们对他的致敬——
纽约Broadway-Lafayette地铁用他的海报来布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他去世之后,Vans也推出了致敬大卫·鲍伊的全新联名系列来纪念。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粉丝们为他制作了专门的纪念网站:大卫·鲍伊记忆地图。从寰球每处,点点滴滴来回顾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也是众多大腕的偶像。《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是涅槃的传奇主唱科特·柯本 (Kurt Cobain)较爱的专辑之一,他让Lady Gaga为之崇拜,他也是张国荣一生的偶像。
他被称为“变色龙”,年轻的我们依然还有他的崇拜者,称他为:宝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又该如何说尽呢?
但人们的共识是:不会再有第二个大卫·鲍伊了。
妖魅反叛的化身,独特到奢贵的,制霸银河系的传奇——大卫·鲍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就像前面说到的纪念电影《星尘》一样,将时间带回最初,那个初探寰球的大卫鲍伊。前卫,天才如他,在成名之前,也有过苍白、充满恐惧和不安的岁月。
那就从最初开始,一起来窥探他背后的故事和秘密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卫·鲍伊的本名叫大卫·罗伯·琼斯(David Robert Jones), 但年少的他准备开启音乐事业时,发现(The Monkees)的首席歌手戴维·琼斯(Davy Jones)在音乐界已经是知名人士,为了不让大家搞混, 因此,大卫·琼斯(David Jones)改名为大卫·鲍伊(David Bowie)。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的眼睛被狂热的歌迷们称为“金银眼妖瞳”。
因为两眼确是不同的颜色,起因源于十四岁,他和好友George Underwood为了一个女孩发生激烈争吵,愤怒中George误伤了他的左眼,导致他的左眼括约肌损坏,瞳孔不再对光线产生反应,永远呈放大状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卫·鲍伊的两只眼睛本身是很浅的蓝绿色,从此左眼因为反光不同,总是显得与右眼颜色不一样。当他成为大腕之后,受伤的眼睛反倒成为最显著的招牌之一,和他的造型设计完美搭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曾经学过默剧,与英国盛名默剧演员林赛·肯普(Lindsay Kemp)的特殊情谊,让他不仅更能掌握舞台,学会如何利用肢体语言,如何跳舞,如何摆姿势,用身体去传达思想,将摇滚乐与戏剧、电影及舞蹈融为一体。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在1972年发明了摇滚乐史上最盛名的“舞台人格”——Ziggy Stardust,之后又有“瘦白公爵”(The Thin White Duke),他在舞台上像是有了分身,活在幻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