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报告大家一个消息:最近新西兰有一种蔬菜价钱蹭蹭蹭上涨,价格闪瞎群众双眼,摆在超市里也透着"高贵"。
那就是一直也不怎么金贵,甚至不太想买、感觉吃口一般的courgette——新西兰华人都叫“毛利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ourgette是它常用的名字,源自于法文,另一个正式的名称Zucchini也有人用,来自意大利文。
但不知道为何,成为新西兰华人口中的“毛利瓜”——这瓜好像和毛利人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前几天,不少新闻都说了同一件事:74%的涨幅让毛利瓜攀上每公斤$21.24的历史高位。
这个价位你可以毫无疑问购入鸡肉、猪肉、牛肉……甚至已和笋壳鱼不相上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6月份的官方统计价格。另外,细心的消费者可能还发现了,和它长得很像的黄瓜价格也是高高在上,比以往的冬天更贵那么一点点——难道这也和疫情有关?
价格暴涨原因
"新西兰每年这个时候,毛利瓜的供应都有限,因为本地种植季节即将结束,所以通常,我们会从澳大利亚进口来填补缺口。"新西兰统计局消费物价经理Sarah Johnson说。
但由于黄瓜绿斑驳花叶病病毒的影响,所有从澳大利亚昆士兰进口的葫芦科蔬果——包括南瓜、黄瓜还有毛利瓜在内——都在去年12月被初级产业部叫停。
"目前仍处于暂停进口状态,我们也正在等待澳大利亚方面向我们提交如何解决方案。"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也表示。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是一种土壤传播的植物病毒,可影响西瓜、南瓜、西葫芦和黄瓜等瓜类,但对人类无害。
这种植物病毒2014年在澳大利亚北领的Katherine地区首次被发现后,就严重伤害了利润丰厚的西瓜产业,也逐渐波及到其它几种蔬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大利亚被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感染的农场
在2018年时新西兰曾经禁过一次澳洲葫芦科蔬果,也曾产生同样的涨价效应。
这一次进口限制什么时候结束,目前不能确定。
“吃货们可能要在食谱中寻找更便宜的替代品,比如茄子、南瓜、甚至卷心菜……"
自己种植毛利瓜
如果你不想去买天价毛利瓜或西葫芦,也不想将就,可以将下面的种植方法收藏起来,这样,等下一季就可以自己种瓜得瓜。
首先,你需要到本地的苗圃店里买到种子,目前在新西兰Kings Plant Barn这样一包种子售价3纽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成功种植的几个关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生长季节里比较喜肥,需要施肥,并要定期浇水。
毛利瓜是喜欢温暖和阳光的品种,不耐霜冻,所以在新西兰大部分地区,户外种植要到11月份。
另外,这种植物会开出雄花和雌花,只有雌花才会结出果实。雄花开放并释放花粉后就会脱落。雌花(带着一个小西葫芦)需要授粉。你可以用手把雄花的花粉擦到雌花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成长期施肥可以每四周一次。8-10周可收获,此时毛利瓜长在15-20公分,如果此时不收,里面的瓜瓤部分就会变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你种的瓜只长到手指大小,就变黄、脱落,则很可能是花尾腐烂。这是由于缺水、浇水不规律或土壤中缺乏钙和镁造成的。要确保定期浇水,并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补充一些含钙含镁的肥料。
如果通风不佳,种植太密,或者水分太多,也容易产生另一种白粉病。可通过减低种植密度,让空气更流通来解决。
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地,这种蔬果盆栽也可以一样收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怎么样,不难吧!
下次要不要试一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我们开通了“新西兰省钱群”
每天发布优质的优惠信息
欢迎在新西兰的小伙伴加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