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元旦以前,英国发现了本土传播力大增的新冠变异新病株,尽管中国已经暂停了对英的往返航班。“新病株”还是落到了中国境内。
首例携带新病株入境的病例,是一名从英国回来的中国留学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里,近日报道了这名中国内地首例英国新变种感染病例的情况。该病例为一名23岁的女留学生,12月14日从英国乘飞机回到上海,入境通关时进行了鼻试子核酸检测。
当晚20:30,上海疾控中心收到该学生检测为阳性的通知 。
当晚22:00,该学生被转至上海一家医院隔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海入境检测,图源:英国每日邮报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月12日,也就是她飞往中国的前两天,她的COVID-19检测结果为阴性。
持双阴检测结果入境,但两天后,检测结果却显示阳性。有可能存在的一种情况是,该学生是在首要次检测后感染了新冠。
据调查报道,该学生曾在候机时摘下口罩饮食,还曾在公园跑步时没有戴口罩,可能就是在这期间,她感染了新冠病毒。
这名留学生进一步引起关注的原因是,12月24日,研究人员对该患者的样本进行了基因测序。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该毒株与自10月底以来在英国传播的B117病毒变种相同,也就是所谓的“新病株”。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将新病株传播的风险降到较低,上海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追踪患者密接、对与患者相关的特定场所实施全面消毒。
而在刚刚过去的1月2日,中国境内再次发现了B1117新病株。巧的是,这名入境者的身份也是一名留学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月2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在一名此前从英国回来正处于隔离期的留学生身上,再次检测出了与英国变异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的新病株。该病例是一名18岁的男性中国留学生。
2020年12月4日该学生从英国入境广州,入境时核酸检测为阴性,之后进入闭环管理。
12月18日在隔离点采样检测时,结果显示为阳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到目前为止,包括英国、中国在内,已经有10个国家发现了这种新病株。美国也已发现2例新冠病毒变种确诊病例。其中科罗拉多州于上周二确认了首例新病株,并于12月30日报告了第二例疑似病例;
加州也确认了一例变异菌株的确诊病例。并且有一定可能,首次在英国发现的“超级新冠病毒”B117菌株已经在美国传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卫报:新型病株可能自十月起已经在美国传播
中国境外传入两例新病株后,很多人发出质疑:都这时候了,怎么还有从英国回来的呢?
自英国发现新病株,欧洲多国、加拿大等国家宣布暂停对英往返航班,中国也在12月24日加入了这一行列。
以当今的全球化程度,尽管几乎各国都已经停飞了往返英国的航班,新病株流入本土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而上面说到的两名留学生也都是在停飞航班之前入境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虽然当前中国多地出现散发病例,但以中国如今严防境外流入病例的态势,新病株在本土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再者,迄今没有证据表明,感染新变种更有可能导致新冠重症或增加死亡风险。但仅仅是传播率的增幅,也足以引发人们的焦虑情绪。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境外流入“新病株”后,新华每日电讯也用了醒目大字提醒民众:
虽然新病株传播力更强,但病症、重症率、病死率基本无变化,疫苗和检测试剂仍然有效。
市民不必恐慌。
但在那两名留学生的相关新闻下,却躺着几十万点伤害。
“求求你们别回来了”
“新病株”在中国境内被发现,先是上海、后是广州。
虽然当前两名留学生都已经处于医学观察的状态,入境也没有传出存在什么程序问题,评论区里还是充满了恶意。
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相关新闻下,
“你回来干什么(愤怒表情)”
这样的评论点赞人数超过40万。
“不是封航了吗?怎么还可以回来?”
这样的评论点赞人数近25万。
“外国多好干嘛要回来?”
点赞人数超过11.6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类似的评论还有:
“早就那么严重了,知道自己感染了才回来真的无语”
“能不能别让他们回来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甚至还有人把留学生回国入境,提升到“危害国家安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钱人家就是这么害人的”
“停一下国际航班吧,求求你们了,每次刷到这种我都得评论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