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长吻居然不来自法国?这几种东西一直被认错“国籍”

来自:欧时大参 0 0 2021-01-04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开始今天的推送之前,请各位小伙伴们先回想一下,自己的身边是不是被各种“法式”所包围?


去逛街,店里最热门的是碎花的法式连衣裙;画个美美的装,涂上口红,这叫法式大红唇;去做美甲,店员都会告诉你:我们最近法式美甲很受欢迎哦……


似乎“法式”成为了时尚、精致和风情万种的代名词。


无论是什么,只要加上“法式”二字就对了。


这样天天“法式”示威游行的“法式”法国人们怎么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一起看一下,那些虽然被冠上“法式”之名,却并不来源自法国的东西吧!


薯条

(Les frites / French fries)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小时候上英语课做对话,小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I like French fries and hamburger!”


虽然名字叫作“French fries”(法式炸薯条),但是说起薯条的起源地,比利时和法国争得不可开交。


比利时坚持认为自己才是薯条发源地:从18世纪起,住在海边的比利时人面对冬季海洋中物产匮乏时,开始用油炸土豆替代炸鱼,由此创造了这一风靡全球的美食。


法国不甘示弱:法国大革命期间,新桥(Pont Neuf)附近出现了售卖炸薯条的小摊贩,这些我们都是有明确记载的!


不过,在两个国家为发源地争得头破血流的同时,美国人早已默默通过美式快餐把“美国”和“薯条”牢牢捆绑在了一起;英国人则通过“国菜”炸鱼薯条把薯条进一步发扬光大。


和英美两国相比,反倒是比利时和法国的薯条错过“出圈”的好时机,光芒被渐渐掩盖了。



法国斗牛犬

(Bouledogue français / French Bulldog)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法国斗牛犬外形蠢萌、性格淘气,是颇受欢迎的犬种。


不过,法斗实际上是英国斗牛犬的后裔。


1850年左右,住在英国诺丁汉的蕾丝工人移居到法国诺曼底,并把自己喂养的斗牛犬带去了法国,斗牛犬立刻与当地其它品种犬进行杂交,最终变成了如今我们熟知的形象。



法式美甲

(French manucure)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热爱美甲的小伙伴对法式美甲肯定并不陌生。


与造型夸张、颜色鲜艳的美甲不同,这种美甲的特点是利用白色指甲油,在指甲前端画出的圆弧,自然又精致。


对美甲一窍不通的小编首要次见到法式美甲的时候愚蠢发问:这个人的指甲为什么这么白啊?


实际上,这种备受欢迎的美甲造型是来自美国人的创意:20世纪70年代,化妆师为好莱坞的影星们发明了这种别具一格的造型。当时“法式风尚”正流行,为了让这款美甲“蹭热度”,它也被冠上了“法式美甲”的名字。



法式吐司

(Pain perdu / French Toast)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法式吐司确实是小编早餐较爱之一:浸过蛋液的面包经油煎之后仿佛被重新注入灵魂,变得金黄柔软,散发着黄油的香气。


早上吃一块法式吐司,一上午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这么好吃的吐司,要感谢的人应该是罗马人。因为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就开始制作这种吐司了。他们把吃剩的面包用鸡蛋和牛奶处理后放入锅中油炸,再配上蜂蜜食用。


这让小编想到了蛋炒饭,同样是用隔夜饭制作,给剩饭重新注入灵魂。看来在处理剩饭上,无论东方西方,大家都花了不少心思。



牛角面包

(Croissant)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说牛角面包是法式早餐的灵魂之一,不过分吧?


早上来不及吃饭,在路边的面包店买一个刚出炉的牛角面包,再来一杯咖啡,这个场景在法国再日常不过了。


牛角面包更是被法国人奉为法国经典美食。汉堡王之前推出过一篇可颂汉堡:用牛角包代替面包,里面夹芝士和培根。消息传到法国之后,被法国网友一顿臭骂。


然而!事实上,牛角面包起源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家糕点店。为了庆祝1683年维也纳之战的胜利以及奥斯曼帝国的撤军,当地的糕点店开发了这种面包,外形还特地模仿了奥斯曼帝国国旗上的新月。Croissant在法语中还有“新月”的含义,牛角面包的法语名正是因此而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770年,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嫁给路易十六,这才把牛角面包正式带入法国。随后牛角包在法国生根发芽,成了法国的传统早点。



法式长吻

(French Kiss)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了吃,法国还能让人想到什么?


还有浪漫?


法式浪漫的代表作之一,那肯定就是法式长吻了。张开嘴巴利用舌头的深吻,性感又刺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拿舌头狂甩对方嘴唇”这件事情,实际上并不是法国人的发明哦。


公元前15世纪左右,张开嘴巴接吻就出现在了梵文书籍里,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爱情宝典”《爱经》 (Kama Sutra)也详细描述了舌吻的过程,说明在当时,古印度人民早已在摸索之中掌握这项技巧了。


舌吻又是怎么和法国人联系在一起的呢?


这就又要说到美国人了。


一战期间,在法国的美国军人和英国军人注意到一个现象:法兰西的小姐姐们都好直接、好主动、好开放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因此,尽管舌吻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他们还是把这种热情的吻称作“法式长吻”(French Kiss)。


尽管“法式长吻”这一说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传到了寰球各地,但是在法国却一直没有一专有名词来形容这种吻。一直到2014年,法语词典《Le Petit Robert》才收录了“galocher”一词来专门指代法式长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家如果还有补充的话,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呀!


作者:想法哥

审编:想法哥&享法妹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http://www.topito.com/top-trucs-etrangers-croient-francais-faux

https://people.howstuffworks.com/culture-traditions/cultural-traditions/did-french-kissing-start-in-france.htm

http://www.slate.fr/lien/73209/french-kiss-galocher-dictionnaire-robert




- END -



点按以下二维码,更多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