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宿舍,摄于1985 ©William J. R. Curtis据建筑史学家威廉·J·R·柯蒂斯23日在《建筑实录》官网上发布的文章消息,由路易·康设计的印度管理学院的全部18座宿舍即将被拆除,并将有新建筑取代之。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校园建成于1970年代,是路易·康的代表作品之一。建筑主要为砖砌,随着时间的推移,裸露的砖面逐渐破损,可能是因为渗水与钢筋锈蚀所致。2001年的一场地震使建筑进一步损坏。从那时起,就有消息称将拆除康的项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宿舍逐渐损坏的墙面 ©Cemal Emden文章称,孟买的SNK设计工作室已经提出过建筑修复方案,该公司曾设计修复了图书馆与学院楼,并广受好评。但印度管理学院的管理部门认为,针对宿舍的修复实验结果不令人满意,并最终宣布拆除全部18座宿舍。柯蒂斯不无遗憾地表示:“康的作品或将由无名之辈取代,就在原址上,就像是随便谁都能接替大师的工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Wikimedia Commons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问砖头想要成为什么,它说拱,于是我给了它拱。”
——路易·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摄影:夏至1962年,路易·康获得设计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校园的机会。设计包括教学大楼、学院大楼、一座机电设备楼,以及以对角线序列排布的18座宿舍。建筑之间的空间与建筑本身一样值得考究。康的设计灵感来自建筑史上的若干原型,如带有庭院和回廊的修道院、14世纪法国阿尔比主教座堂、15世纪加德满都的户外房间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平面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摄影:夏至康以砖为主要材料,砌筑了这一建筑,并辅以一些混凝土支撑杆件。建筑有一种“永恒的氛围”,而18座宿舍,则更像是学习的堡垒,布满圆柱形塔楼、带有荫蔽的街道与广场,使人想起印度传统的城镇防御工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摄影:夏至
对功能和气候的考虑影响了宿舍的平面设置,而气候和材料则影响了它的立面。印度特有的气候要求建筑有室内的通风,同时又要避免炎烈的阳光。于是阳台、走廊、休息室和外墙巨大的圆洞贯穿了宿舍和教学大楼的设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摄影:夏至
正如前文中所述,印度管理学院已有建筑修复的先例。学校管理部门对于宿舍修复试验的不认可,似乎在推向一个结论:校领导试图将图书馆等建筑作为遗产保护的范例,同时准备摧毁其他同样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然而,柯蒂斯认为,现有的校园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只保留其一部分,摧毁另一部分,这已经荒谬地违背了“遗产保护”的要义。“你能想象摧毁了泰姬陵附近的16世纪莫沃尔王朝首府,法塔赫布尔西格里,而留下孤零零一座清真寺作为保护建筑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文章谈到,作为建筑杰作的临时保管方,印度管理学院需要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且根据现在功能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调整,将建筑传给后代,使他们也能获得先人的启迪。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否则,宿舍的拆除将在印度“开创一个可怕的先例”,优秀的建筑将受到急速增长的开发项目的威胁。这也将危害到学院的国际声誉。印度管理学院并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寰球遗产名录的保护;而印度目前的法律,只为历史超过100年的建筑和遗址提供国家遗产保护。康的作品处于一个窘迫的境地。柯蒂斯表示,希望学院的领导能够高水平地完成修复,以使其获得与昌迪加尔首府建筑群相同的寰球遗产地位。
素材来源:有方空间,魅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