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磨玻璃样结节”“双肺多发小结节”……自从低剂量CT扫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体检后看到报告上出现这样的字眼,首要反应就是紧张。这玩意是癌吗,会癌变吗,必须得切除吗?手术后能活多久?由于近年来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人难免为此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专家提醒,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仅为筛查总人数的1%~2%,90%的肺结节是良性的。千万不要自行网上查病,否则心理阴影可能比结节还要大。
1/ 如何发现早期肺癌?
透视和胸片都有局限性,其分辨率低,且病变容易被纵膈、心脏、肋骨、胸骨、血管等组织结构的影像所掩盖,导致肺部小结节容易被漏诊。所以并不推荐X线胸片作为肺癌早期的筛查手段。
早期肺癌的理想筛查方式是低剂量胸部CT。
2/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
柳叶刀研究指出,肺癌仅占偶发性肺结节病因的1%。一般来说,肺结节良性病变的有错构瘤、肉芽肿、类风湿结节、感染(包括结核和真菌)、肺内淋巴结等;恶性病变则有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癌、类癌等。
3/ 肺结节的分类及恶性概率
①数量:孤立性肺结节、多发性肺结节。
②直径:≤30mm为结节;5~10mm为小结节时恶性可能性为6~28%,定期复查;<5mm为微小结节,无家族史时恶性的可能性不足1%。直径大于20mm的恶性率为64%以上。
③密度:纯磨玻璃结节(pGGN),恶性率约18%;
混合密度磨玻璃结节(mGGN),恶性率约为64%;
实性结节,恶性率为7%,但恶性程度高、进展快。
4/ CT报告肺结节“长大了”
“增多了”,要不要紧?
生活中很多患者发现,在体检机构发现了肺结节,再到医院去复查,可两家机构的报告结果却不一致,甚至结节的数目、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心情忐忑不安。其实CT报告肺结节如在短时间内长大、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测量误差。
只有在同一机型、同一扫描条件下,或必要时以AI测量代替人工测量,才能尽量控制测量误差,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5/ 怎样才能知道肺结节是良性
还是恶性?
科学地说,病理检验才是金标准。只有通过手术、穿刺等活检,即明确的组织学诊断才能确诊肺癌。当然有经验的医师通过CT、PETCT等无创检查手段的诊断正确率也越来越高。
临床来看,这样的肺结节恶性可能性较大:
长期吸烟史、肺癌家族史;肿瘤直径≥1.5厘米或者直径介于0.8-1.5厘米之间但表现出分叶、毛刺、胸膜牵拉、血管穿行、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恶性CT征象的结节;直径大于0.8厘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
6/ 肺结节最喜欢哪些人?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①吸烟≥20 包/年(或400 支/年),或曾经吸烟≥20 包/年(或400 支/年),戒烟时间<15年;
②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厨房,煤矿工,接触石棉、铍、铀、氡等);
③既往有慢阻肺、肺纤维化或肺结核病史;
④有肺癌家族史(族谱)或既往罹患恶性肿瘤。
(信息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