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评论| 非常之年的德国贡献

来自:道德经 0 0 2020-12-30


 

2020年,作为欧洲首要大国的德国担任欧洲理事会下半年轮值主席国。贯穿全年的疫情,让德国的抱负没能完全实现。即便如此,德国对维护欧盟团结、定调欧美中大三角关系、促进全球经济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贡献,依然可圈可点。


德新社援引布鲁塞尔外交人士消息称,欧中投资协定在经过7年谈判之后,终于接近尾声。在28日上午举行的欧盟大使会议上,27个成员国没有一个对协定提出反对,这意味着,对该协定“政治支持的道路已经铺平”。这将为德国欧洲理事会主席国任期画上圆满句号,这也要归功于德国总理默克尔本人的不懈努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picture alliance/Kay Nietfeld/dpa


对华关系是德国在欧洲理事会主席国任内的重要议题,也是默克尔本人重点关心的问题。今年6月,在德国接任之前,默克尔在联邦议院发表政府声明,称中国为战略伙伴,在结束欧中投资协定谈判和促进气候保护等方面,需要与中国“开诚布公地对话”。年初,她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虽然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有所不同,但必须承认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必须建设性地应对这种成功,孤立中国不是正确答案。她认为,中国既可以是竞争对手,也可以是战略合作伙伴,两者并不矛盾。


德国外交部在日前发表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国总结报告中,把欧中关系放在欧美关系之后的第二位。报告特别提到了9月14日欧盟和中国领导人举行的视频会晤,以及在会晤之时签署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和确定的欧中气候高层对话。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Jean-Francois Badias/AP, dpa


欧中峰会本是今年下半年的“重头戏”。默克尔去年就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了邀请,与欧盟领导人和欧盟27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面对面会晤,共商欧中关系未来。这将是欧盟中国之间规格较高的一次会议,应是欧中关系的新里程碑。今年年初,默克尔便在联邦议院公开辩论中宣布这一会议消息,并确定会议时间为9月14日。把这样一次历史性会晤,定在美国大选之前一个半月,不可能毫无考量。

 

会唔因疫情被迫临时改为视频形式,范围也大大缩小。双方领导人在会晤中达成一致,要在年内结束欧中投资协定谈判。德国希望在本国作为理事会主席任期内结束谈判的意愿非常强烈,虽然舆论普遍认为目前谈判结果对中国让步过多,签约不可操之过急,但默克尔在“交棒”之前仍力促欧盟各国,对达成协议提供支持。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85月,习近平在北京会见默克尔时强调,中德两国要做合作共赢的示范者、中欧关系的引领者、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者、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合作者。这既是对两国交往历史的总结,也是对两国未来关系发展的期望。中德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阔,潜力巨大,两国成功的经贸合作堪称中欧合作和大国关系的表率。但历史的经验表明,当德国一些势力强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时,两国的经济合作就不能顺利进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两国的企业就会遭受损失。

 

德国作为欧洲理事会轮值主席国,默克尔作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能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关键阶段,力排众议,全力推进谈判,争取协定尽快缔约,值得赞赏。德国领导人如果能够始终摒弃意识形态差异,做中欧关系的引领者和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者,对促进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的稳定,维护寰球和平,将大为有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Bundesregierung/Bergmann


在欧盟内部,今年的首要任务是全力抗疫。为了消除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后遗症”,德国以一贯的自我牺牲精神,放弃一直坚持的反对欧盟统一债务立场,换取了法国意大利等南欧高债务国家的支持,促成欧盟各国达成一致,建立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重建基金”,并要求基金使用向绿色和数字化等未来工程倾斜,加强欧盟未来建设。但由于该基金分配把“法治国家”作为附加条件,遭到了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抵制。在12月中旬的欧洲理事会首脑会议上,德国再度斡旋致各方让步,使“重建基金”得以批准,既维护了欧盟团结,又加强了欧盟的价值一体。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这充分证明,欧盟“有行动能力”。

 

在欧美关系上,拜登胜选让恢复传统的跨大西洋关系重现生机。在拜登胜选定局之后,欧盟于12月初即发布了《顺应全球变化的欧盟-美国新议程》,向拜登发出了邀请,从4个方面阐明欧盟美国如何重修旧好,以便胜任“全球领导角色”。默克尔内阁前国防部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跨大西洋联盟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利益为基础”,加强大西洋两岸伙伴关系,不仅将使欧盟、同样也将使美国“变得更加强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ecfr.eu


在国际关切的重大问题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气候保护方面的突破。德国在轮值主席国期间力促欧盟27国一致承诺,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5%的目标,这与中国宣布至2030年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的目标遥相呼应,与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拒绝气候保护约束,形成鲜明对照。

 

2021年,德国进入大选之年,执政16年的默克尔无意竞选连任,大选形势扑朔迷离;美国新总统拜登上台后,将推行何种政策,德国和欧洲何去何从,目前不得而知。国际形势前景难料,德国作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大国,在其中发挥何种作用,对国际问题的解决、对欧中关系和美中关系的走向,都将起重大影响。愿德国持之以恒,为寰球和平与繁荣,继续贡献应有的力量。



(欧洲时报德国版胡旭东撰稿,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

(GermanReport)】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