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妈妈亲述:参加个活动,孩子委屈又失望,主办方还要求保密?
来自:新西兰中文先驱 0 0 2020-12-16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本月初,住在奥克兰的张女士在看到朋友圈里吸引力十足的“大型嘉年华古堡晚会”广告后,美美地为全家人买了票,张女士原本期望能给孩子一个年末惊喜,让她见到自己较爱不释手的迪士尼人物,哪知道,孩子饿了一晚上还万分失望,就连精心准备的小裙子也显得如此多余。到底是怎样的“骨感现实”,让张女士(受访者希望匿名)愤愤不平,直呼“这难道不算欺骗消费者吗?”日前,张女士联系中文先驱记者,讲述了让他们从“憧憬”到“气愤”的整件事情。记者也联系了主办方,听到了来自另一不同角度的声音。中文先驱不会判别孰是孰非,但希望借此事件,聊聊消费者该如何判别自己的权益是否受侵犯,以及应该如何维权。
张女士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场“古堡嘉年华”的广告的,该广告文章由名为“新西兰奥克兰国际表演艺术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发布,10月16日发布的首篇活动宣传文章的标题中标注了“仅邀100组家庭”。广告文章中写着,这场古堡嘉年华在西区的赛特勒斯古堡庄园(Settlers Country Manor)举行,活动不仅包含“新西兰首部大型神秘古堡沉浸式音乐剧演出”,还有“无限循环的小吃美食”,“你将在古堡较大的宴会厅尊享自助晚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音乐剧演出的介绍中说:“演员们将穿梭在孩子之中表演,根据孩子自己的选择,带领他们进入到不同的童话故事中:爱丽丝,艾莎公主,哈利波特,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小精灵。身处在真实的环境中,触发隐藏的道具和剧情,近距离的观看演出,享受音乐和表演带给孩子们的特别体验。”不过,张女士表示,“在整个活动里面,超过一半的宣传内容我们都没有看到。”张女士讲述说:“虽然广告上面写着只邀请100个家庭,但事实上当天可能来了大约150个家庭。活动广告原来写的是分两天,周六周日(12月5日、6日)各一场。我知道有些家长买的是周日的票,但是在临近那个周末的时候,主办方就通知他们说要改到前一日之内,相当于把两天的活动并到一日之内了,但他们并没有给买周六票的人发任何通知。”张女士描述说,广告中提到的“首部大型神秘古堡沉浸式音乐剧演出”在室外,但现场只有二三十把椅子可以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室外情况。图片做过虚化处理
而演出内容也让她分外失望——“广告上说会有专业音乐剧,但其实就是他们那个培训机构的年底汇报演出。就是他们的几个年龄在六到十岁的学员穿了一些迪士尼公主的裙子,然后表演了几个节目。”张女士认为,“但凡他们的广告上写了是小演员或者是学员表演,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看。”她说:”除了那些小演员的家长,没有人会花99刀或者218刀去看个汇报演出吧……我们其他人都是被误导的。”“广告描述得很美好,比如说,你吃饭的时候,会有像小精灵一样的服务员在你身边穿梭。小朋友就很期待。但当天大家都很难受,特别是从早等到晚的小朋友,他们就一直在问自己喜欢的迪士尼角色在哪里。”至于广告里说的“各种workshop(表演、手偶、音乐、绘画、魔术、运动)”以及“孩子较爱的大型室外游乐设施”,张女士提到:“只有两张桌子给小朋友画画,大概只能坐10来个人;然后一个画脸师是3点到5点服务,根本不够100个家庭的孩子用,更别说现场不止100个家庭。”“广告还说有什么主题合影区,但根本没有主题,只有两个穿着裙子的洋人站在那里,看起来像花仙子。她们吹了些泡泡,然后跟大家拍了个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此之外,宣传里面提到的“打卡集赞”活动也让张女士颇有微辞。“集赞活动也不是为小朋友准备的,而是需要大人操作,只有扫描了他们提供的公众号二维码,才能得到一个章,这个是小朋友根本做不了的。”张女士透露,有些宣传的内容根本没有发生,“广告宣传上说有烟火表演,收关没有。说在微信群里会抽大奖,收关也没有,因为活动当天都没结束时,主办方负责人就把所有人都踢出他的群了。”
该微信广告文章显示,本次活动包含A和B两个购票套餐,A套餐承诺会有小吃,价格较贵的B套餐则包含城堡宴会厅自助晚宴。但张女士说:“活动当天,有一些人的确看到有服务生端着一小盘一小盘的小吃出来,不过数量非常少,可能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没有吃到。豪华自助餐就是大盘子装的六七样菜,但是现场起码有两百多人,根本吃不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很多小朋友在场子里,场面真的很混乱,大家要靠抢才能抢到一点点食物。而且里面不准自带食物,很多家长小朋友都是饿着肚子。”“主办方后来一会儿说,是他的合作方准备的不够,一会儿又说,是个别客人吃多了,所以导致别的客人吃不到。但问题是,广告里面写的小吃是无限循环的。”
12月5日周六活动结束当晚,就有参与活动的家长在群里反映说想退票。张女士说:“这时候大家都开始抱怨,一是因为晚饭也不上,小朋友都饿了,二是现场有很多小朋友,但安全措施做得并不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现场有一个充气城堡,但它也没有规定多大的小朋友可以上去。这样的话,两到十岁的小朋友都在上面玩就很危险。而且插电的鼓风机接着电线,就放在充气城堡旁,没有被围起来。周围人来人往,几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人被电线绊倒,还有家长在群里反映说,有小朋友受伤,但活动现场并没有什么急救设施。这么大的活动,甚至连扫描新冠追踪二维码的这步操作都没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感觉我们从头到尾都在被骗,而且事后他们解决问题一点也不积极,一开始一直在推卸责任。”“当天我们很多人就要求退票,但主办方没有给任何解释,直接把所有人全部踢出了活动群。后来有人自己组了一个群,并且把主办方负责人的微信找到了。这个负责人进来已经是第二天了。”“他进来就给大家道了个歉,回应说正在商议退款的事,但没有给具体时间或方案,只是叫我们等等。”“他中途有推卸很多责任,说是场地方没有准备好餐食。但是我们有人在事后也联系了场地方,场地方澄清说,桌椅人数是根据主办方提供的人数安排的,但是实际进场人数远超出了主办方给的数字。”张女士表示,直到星期三(12月9日),主办方负责人终于给出了退款方案,并且又建了一个退款群,发了退款协议。然而,“A套餐的退款提议很多人都同意了,但B套餐的退款方案大家都不同意……”“主办方针对B套餐给出了两个退款选择,一个是退30多纽币,外加让孩子去艺术中心免费上五节课;另一种是退总票价的40%。”张女士认为,当天去的很多小孩只有二三四岁,但该艺术中心的广告上写的是招六岁以上的小孩,所以选项一有点不公平。至于选项二,张女士觉得“签那份协议,被剥夺追究主办方责任的权利”是不合理的。这到底是怎样一份协议?张女士说:“他要求我退款前必须签一个类似于保密协议的协议。虽然他没有明确说那是保密协议,但是协议上面要求我以后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再追究他的责任和寻求任何赔偿,以及我不可以用任何渠道或方式去披露这件事情。““12月10日,他告诉我说,如果选退40%的话,我就得签那份协议,放弃追究他的责任的权利。我就问他,如果我不签,你就不给我退吗?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谢谢,我们的协议就是这样’,他的意思就很模棱两可。”她补充说:“其实有很多家长,就像他们在群里说的,收关选那40%的退款也只是因为现在临近年末,大家都有很多事情忙,不想再跟他们纠缠,并不是说赞同对方的做法。”
主办方是否是在“骗钱”?餐食又是为何没能满足需求?记者为此联系了主办方(奥克兰国际表演艺术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以及与之接洽的场地方(赛特勒斯古堡庄园)负责员工。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我们不排除有一些人当时的感受可能跟预期有差距。但我们办这个活动,初衷是想宣传我们艺术中心和合作伙伴,我们并不期待从中捞钱。”“比如,218纽币包含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含每位49元的自助餐,所以把成本算下来后,实际我们的门票是四个人才收十几块钱。在他们维权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公开了所有的账目,因为没有可以藏着掖着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谈到宣传内容引人质疑,该场地方工作人员称,演出的“内容好坏,我们无权置评”。主办方否认宣传内容存在虚假成分。其负责人解释说:“我们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迪士尼狂欢主题,而且文章的配图特别提到了‘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过家长却断章取义地认为有真实的迪士尼人物会到来。”“至于活动,我们从头到尾宣传的都是艺术中心的孩子在排练演出,从未对任何外界说过我们是一场由专业演员送上的演出。而且票价也能反映出来,如果是迪士尼专业表演,票价不会这么低......这些音乐剧都是我们为了这次活动单独排练的。安排二三十把椅子,也是为了让大家有互动,有沉浸式的观演体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之所以让家庭先扫公众号二维码再领礼物,主办方表示,“这也是为了让活动参与者更多的去了解我们的这些合作伙伴,但扫码并不是强制要求。我们的每个合作伙伴都对这个活动挺上心的,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我们希望给大家一个体验的过程,让各个家庭去体验每个workshop提供的服务,然后集齐章子换取大礼包。但有些家庭就心急不愿意排队,如果只是为了盖章拿礼物而不去体验,这是背离我们设定的初衷的。”针对张女士提到的“踢人出活动群”,“退款要签协议”,主办方给出的说法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了很丰富的奖品。我真的希望当天能全部发出去,才建了那个活动群。后来他们又重新建了一个维权群,我就想那我就先把这个抽奖群撤销好了。”该负责人指出,对于活动没有达到家长们的预期,主办方愿意承担责任,给予一点赔偿,但部分家长的做法令他们很不满。“后来有人联系我拉我进了维权群,我相信群里大多数人是想解决问题的,但有些人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开始人身攻击,甚至还牵扯到我的孩子,言语龌龊到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本来我们是没有这份一次性退款补偿协议的。但群里的污言秽语让我们没有办法不出这份协议,我认为这份协议其实是防小人不防君子的。有家长跟我说,我不想签这份协议,也不会去告你们,后来我也跟工作人员说了,这个人是必须要退票的。虽然有很多居心叵测的人,但我还是相信好人多。”而为什么数百号人的自助餐只有七大盘菜?主办方和场地方的说法存在分歧。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很多方面是因为古堡方面的配合问题,导致了当天的活动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但古堡场地方指出,主办方组织的活动混乱,给他们制造了很大麻烦,“主办方做的活动完全不合规矩。”主办方告诉中文先驱,在活动前一晚上还跟场地方确认好了进入餐厅的人数。该负责人说:“我们在活动的前一日之内晚上,还跟场地方确认过最终的客人人数。但在活动当天,就算少了一百人,场地方提供的餐食量都远远不够,因为就七大盘菜。”但场地方对中文先驱表示:“餐食方面,因为突然入场的实际人数莫名的增加了很多,超出了主办方给我们的实际人数,超出了我们的提前安排,给场地的厨房造成了很大压力。我们也并没有抱怨,反而在尽力帮主办方解决问题。”“晚宴的桌椅数量是按照主办方提供的人数布置的,但实际人数远远超出了提前给我们的数据,造成很多人没有位置。我们一直在帮忙加座椅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这给我们造成了很大麻烦。我们场地方并没有怨言反而一直尽力帮忙。”为何实际人数突然增加这么多?主办方解释说,在参与者入园的时候,本着对家长们的信任,他们没有查报名信息。“参与家庭人数,肯定是不到150组家庭,有些家庭可能小孩多一点。”该负责人还表示,有证据证明,有个别家长买的是没有含自助餐的A套餐,但却私自进了自助餐厅吃饭。“这可能也是工作人员疏忽,放了极个别的人进了自助餐厅。”至于张女士提到的小吃供应不足的问题,主办方和场地方都表示,三点半到四点半场地方餐厅在不间断地在出餐,但由于服务生和客人都在不停走动,所以有的客人就没有看到。主办方还补充说:“有服务员刚出厨房的门没多久,就被一些客人围了上来。有的人甚至一个人拿了两三份,所以有的人是吃到了,有的人就根本没看到。”
写到这里,事件算是已经完全呈现在大家面前。中文先驱不会评判此事的责任方到底在谁,但希望分享来自律师的建议,并告知大家作为消费者该如何正确维权。
据新西兰鸿鹄律师楼的胡弘律师介绍,一般性消费者权益被侵犯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