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因素,边界的不确定性仍在继续,很多将生产外包给海外的澳大利亚公司倾向于将生产转移回国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Woolworths正在推动自己的品牌尿布本地化,以推动在澳大利亚的生产并促进当地就业。
Woolworths的Little Ones尿布系列现在将在悉尼而不是中国生产。
当地供应商Ontex每年将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生产约1.85亿张尿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Woolworths表示,此举是新近举措,旨在为当地市场带来更多制造机会。
“我们正在积极寻求与澳大利亚制造商合作以生产我们所有的自有品牌。”
除了Woolworths之外,同样陷入中国制造问题的还有宜家。客户需求激增导致货架被抢空,但由于疫情引发的进口紧缩让重新上货变得没那么简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悉尼内西区宜家的一张照片显示,一个寂寞的瓦尔达根茶壶是该区剩下的收关一个茶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位零售专家告诉news.com.au,ikea似乎正遭受与kmart同样的双重打击:需求激增,以及COVID-19导致进口紧缩。
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在零售行业完全解决进口紧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宜家告诉news.com.au,客户只是对某些家用家具的需求“较高”,但坚持认为该公司“拥有健康的存货水平”。
但是,当news.com.au这个周末访问悉尼的一家商店时,许多地区的存货水平似乎并不乐观。
到处都是空荡荡的货架或是只有一个残次商品孤零零的留在货架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同时在仓库的照片中,也很明显能发现架子空空荡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平时逛宜家总能带着100澳元的东西离开的顾客,但现在手推车都变空了。他们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该趁现在还能买到东西的时候囤货。
宜家的产品是在瑞典设计的,但却是在葡萄牙及巴基斯坦等国生产的。Mortimer表示:“他们的库存很少,通常只会准备2、3天的库存,所以当需求上升时,库存会很快耗尽,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补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再加上全球供应链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制造这些产品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工厂被迫关闭,供应链雪上加霜。
据PwC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制成品供应受限,恐致澳洲零售商今年的整体收入减少10%。
当大家都待在家中的时候,供应紧张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随着限制的放宽,大家想做的首要件事就是购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联邦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家装产品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高35%,这意味着库存变少了,但需求增加了。
很多澳洲公司例如Woolworths准备把生产线转移到澳洲,但Mortimer警告称,在澳洲生产这些产品也有不利之处,“许多人说我们应该有更多澳洲制造,这的确很好,但市场需要价低的产品,没有愿意花29澳元,而不是10澳元买一条毛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