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Pak'n Save 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连锁超市之一,因为它号称卖的东西是较便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你不知道的是,有的门店居然会搞小动作,让你大出血。
今天,新西兰商务委员会就表示,位于奥克兰南区Mangere的一家Pak'n Save超市(由 Kennedy's Foodcentre 2003 Ltd公司运营),承认了6项指控,被罚78000纽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家超市总归干了啥事被罚款呢?我们来看看。
2018年6月至10月间,商务委员会的官员发现,该超市某些商品在收银台结账的价格,要高于广告/货架上展示的促销价格。
也就是说,你在超市货架上看到是一个价格,拿了后去结帐,结果被多收了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比如蘑菇
标价为4.99纽币
但在两次结账时收6.99纽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牛油果
标价为3个5纽币
但有一次结账时
每个收1.99纽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切片三文鱼
标价为8.99纽币,
但有4次结账时
收了顾客10.79纽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好一个障眼法!
超市的这些“猫腻”,是商务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微服私访”购物中发现的。他们进行了“秘密”购物,旨在观察超市的标价是否与结账价格一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发现“猫腻”后,他们立即就向超市的客服中心反映了价格差异问题。
如果只是不小心标错的话,收到反馈后,超市应该立即改进就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令人意外的是,当他们第二天回访,继续购买这些商品时发现,结账价格还是比标价要高。
这就太故意了,明显是昧着良心赚钱啊,被罚7.8万纽币也是活该。
这也提醒我们,结账时一定要认真看一下帐单,许多人还以为是当时自己看花了眼,其实是被超市坑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外,Pak'nSave此前也被曝光,他们经常打出的超低价“Extra-low”有些其实是玩文字游戏。
新西兰商务委员会的调查员Belinda Castles曾调查发现,在Pak'n Save里一款面包,连续“特价”12周,价格都一样。根本就是平日价,只是冠以“特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即便商品只是偶尔特价,但想计算你到底省了多少钱是很难的,因为超市都不在特价边显示正常价格,这种情况在其它连锁超市也存在。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美国第二大零售商Costco新西兰先行者店,2月前虽然在奥克兰Westgate开工建设了,原定是明年开业。
但今天他们表示,开业日期要推迟到2022年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家的选择依旧只能是红黄绿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和视线齐平的商品利润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鲜果蔬菜放最前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利用晕轮效应的定价
收银台旁的秘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开列采购清单并严格执行
心里应该有个预算额度
只带现金去超市花
饿着肚子不要去超市
尝试网上购物
请大家告诉亲朋好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