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天,是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实现她人生一个重大愿望的日子。
她宣布新西兰进入“气候变化紧急状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前,全球已有32个国家宣布进入气候变化紧急状态。
"我们一直认为气候变化是对我们地区的巨大威胁,这是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的问题。"
政府将要求其所有机构和部门购买电动汽车,并且所有公共部门建筑物需达到“绿色标准”,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成为碳中和型政府。
总理原先准备在上个任期中就宣布,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上届任期内通过了 "零碳法案",制定了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框架,得到了议会跨党派的支持。
今年大选过后,这个议题被放在了优先序列。
但国家党反对这种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做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国家党首领Judith Collins说,政府一直在打嘴炮,行动少。
"如果真的是紧急情况,那么早就可以宣布,而不用等到今天。”
“本来宣布紧急状态也是好的,但没有适当的计划,这不过是政府图一些美名而已。”
"而且这其实有副作用,人们认为宣布紧急状态,就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不然。这是很虚假的,是对人们的误导。”
"他们自己的措施和承诺都失败了,所以我认为宣布紧急状态除了让政府好看之外,不会有什么作用。"
在环境议题上,政府“只喊口号,没有实操”,被不少人诟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1月26日,奥克兰市议会称,奥克兰垃圾和回收卡车中危险的燃气罐和锂电池的数量有所增加。由于这些物品被扔进垃圾桶中,已经在转运站引发了火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市议会警告:切勿将电子或天然气物品与普通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一起丢弃,因为它们有可能在垃圾车中爆炸,或在中转站和垃圾场引发火灾。其中,手机、移动电源、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游戏机和电子烟等物品里的锂电池是危险物品,确实不能丢进垃圾箱或回收箱。其实,小到电动牙刷、电动玩具和智能手机,大到电烤箱、洗衣机、大冰箱,新西兰电子垃圾逐年增多成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迄今为止我们非但没有找到有效化解途径,甚至对危机没有足够的关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纯净优美的自然环境,正在受到这一大“毒瘤”的污染和威胁。联合国新近统计显示,2019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为5360万吨,5年内增加21%;预计2030年将达到7400万吨,即16年翻一番。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一份关于电子垃圾的报告中,新西兰因表现太差而被点名批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和澳洲一起,被列为寰球上电子垃圾制造量最多的国家。新西兰每人每年平均制造出超20公斤的电子垃圾。相比之下,美国和加拿大才约为20公斤,欧洲则更少,只有16.6公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更令人担忧的是,电子垃圾越来越多,而回收却很糟糕。
ITU指出,全球仅有约20%的电子垃圾被回收利用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中北欧的回收率高达49%,美国达到了22%,澳洲仅7.5%。
因为新西兰没有专门针对电子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这在发达国家中,是极少见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电子垃圾官方回收率为零,是经合组织中只此没有电子垃圾计划的国家。新西兰并不是没有电子垃圾,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我们没有处理电子垃圾的透明数据。我们不能让商业敏感性作为不收集数据的借口,我们需要获得真正准确的数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人每年制造约9.8万吨电子垃圾,98%可能被直接扔进了垃圾填埋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显而易见,在电子垃圾处理方面,新西兰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其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电子垃圾中,有一半是废弃的个人电子用品,包括电脑、显示屏、手机、平板电脑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虽然电子垃圾在人类产生的垃圾总量中只占2%,但在进入垃圾填埋场的有毒有害物质中占比高达70%。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电子垃圾中半数以上的材料对人体有害,有一些甚至有剧毒,对人脑和神经协调系统造成损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台电脑有700多个元件,其中一半含有汞、砷、铬等有毒化学物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相比生活垃圾,电子垃圾更难降解和回收,焚烧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更多,造成更严重的空气污染,填埋后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6年开始,新西兰曾不定期举行“电子日”(eDay)回收活动,但因缺乏法律法规和政府支持,2010年便取消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4年,环境部开始研究电子垃圾处理,索尼、松下、三星等公司都支持多收30纽币启动回收方案。但因政府方面的原因,相关方案并未正式出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5年,环境部称,无法证明新西兰现有的电子垃圾管理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危害,或可以通过法规产生重大收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8年,环境部副部长Eugenie Sage表示,电子垃圾的强制性回收政策是时候出台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的电池回收,仍处于起步阶段。2013年,全国仅有0.2%的家用电池被回收加工成新产品。一个主要问题是,新西兰没有能够负担得起的回收电池的公司。它们必须运往海外,通常是澳洲或日本。其实,电子垃圾可谓全身是宝。它的回收价值,甚至超过许多国家的年国民生产总值。电子垃圾中往往含有黄金、白银、铂、铜等可回收的贵重材料。据保守估计,全球每年可回收电子垃圾的价值高达930亿纽币,被扔进废品堆的“黄金”价值370亿纽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何变废为宝,防止电池变成下一场塑料危机,不少新西兰企业也开始了创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初创企业Mint Innovation,开始用独特的微生物提炼法,从电子垃圾中提取出黄金、钴、铂等贵金属。最终制成黄金、铂金颗粒或金属块。要知道,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约为15-20g,而印刷电路板上的含金量约是它的50-100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高收益、环保、低成本、可产业化的优势,使得Mint Innovation快速成长,在与新西兰较大的电子垃圾回收企业Remarkit合作下,仅在2018年处理电子垃圾的数量就超过了200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外,新西兰交通部预测,到2039/40年,新西兰将有190万辆电动汽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正在进行电池回收创新研究的奥大教授Peng Cao指出:“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为8到10年,而电动汽车数量增长如此之快,十年之内将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汽车电池将成为另一场塑料灾难。”电池回收,新西兰目前做得不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