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受疫情影响,许多季节性工人无法入境新西兰,同时也带高了菜价。
新近数据显示:新西兰的蔬菜,草莓、樱桃和西瓜等水果价格将“大幅上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出门走一圈,你会看到奥克兰到处繁花似锦。
春天已经来到这座新西兰较大的城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年种菜要想好如何节水
在奥克兰,适合春季下种的蔬菜太多了:
青菜生菜芥菜等大叶子菜;
爬藤豆子和矮豆子;
胡萝卜、白萝卜、土豆、洋葱等块茎植物;
丝瓜、苦瓜、黄瓜、南瓜等需要上架或者到处爬的瓜类;
也别忘了大小辣椒、茄子、蕃茄、甜玉米、向日葵……
在动手之前,得考虑好家里有多大地方,哪里阳光好,哪个墙角或者篱笆可供瓜豆爬藤。
地方再小,只要充分利用空间,立体种植,也能有不小的收获。
如果你住在奥克兰,今年种菜可一定得想好怎样节水。
Hunua水库是奥克兰的饮用水源,今年水位比以往低了很多。
市政府5月份时就宣布限制用水政策,雨水最多的冬季已经过去,可是旱情照旧。
未来几个月降雨越来越少,估计市政府不会允许大家打开水龙头哗哗地浇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投资雨水收集罐和带定时器的滴灌系统是长久之道,但是刚入门的新手们大可不必武装到牙齿才动手种菜。
首先,从育苗起就得选择耐旱的品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爬藤的豆子一般来说不需要大量浇水,而且它们开起花来也很漂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比如紫眉豆(在网上搜索hyacinth bean就可以找到种子),开起花来赏心悦目,豆子和自己种的辣椒一起炒肉味道美得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罗勒(basil)等香草也很适应奥克兰少雨的春夏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罗勒还是蕃茄的好伙伴,帮着防虫不说,还能提升蕃茄的风味。
就这张数据图显示的,今年新西兰的蕃茄价格比2011年较高峰时还要贵,如果现在就能吃上自己种的蕃茄可真能省不少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没有温室的话,蕃茄通常在夏天才会结果,那时但愿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回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了罗勒,蕃茄的好伙伴还有大蒜、西餐里常用的欧芹(parsley)、芦笋、豆角、土豆、芹菜、黄瓜、生菜、薄荷等等。
注意,卷心菜、西兰花、茴香(fennel)等一定不要跟蕃茄种在一起。
省水的另一个办法是把需水量差不多的菜种在一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图里左边的南瓜、洋葱、西兰花都需要大量的水;中间的芦笋、甜瓜(cantaloupe)、豆角对水的需求中等;菠菜、西瓜和萝卜可算是耐旱高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几年我们一直种丝瓜,它比较好管理,挂果又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丝瓜雄花特别多时,可以在保证雌花都授过粉后,剪下雄花来做汤,有一种独特的甜香。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苦瓜也可以种在丝瓜旁边。刚上架时,苦瓜和丝瓜都有几天雌花多雄花少,这两种瓜可以互相帮着授粉。
但要注意苦瓜性质寒凉,连着吃几天可能会伤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还种过一种Lebanese cucumber(黎巴嫩黄瓜),不需要人工授粉,只要水和肥跟得上,整个夏季一直结瓜,生吃特别脆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想种出好菜
合适土壤必不可少
要想种出可人的蔬菜,准备合适的菜地和土壤必不可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在网上买了四个约1米宽、2米长、30厘米高的木制种植槽。
按照花园的位置摆好,这就是主要的菜地。
首要步是除草。
像这种大棵的野草,用前面有小分叉的除草器,对准根部一插再一撬就能连根拔出。
从网上定购了一大车土,用独轮车一车一车推到后院,倒进槽里。
几个月后才发现,当时应该买vegetable mix(蔬菜混合土),而不是top soil(表土)。
这两种土成分不同,表土经过几个月就会板结成块,雨季涝,旱季不存水,植物的根扎不下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试过翻土时往里面加clay breaker(一种分解板结泥土的白色粉末)和细河沙(海沙含盐碱,不能用)。
几个月后再翻地,大块土坷拉是少了,锄地时手也不会震得发麻,但是蚯蚓很少,说明土壤里的微生物环境不好,不利于植物生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种菜几年下来,我们发现改良土壤最环保、最有效的还是有机堆肥organic compost。
园艺店里可以买到各种compost。
不过只要愿意,走出家门或者足不出户都能收集到很多不花钱的有机物,自己堆肥。
每年秋末落叶纷飞的时节,我都会收集好几大袋梧桐叶子,它们还带着一股阳光的甜香,这是堆肥时用量较大的“棕色”成分。
报纸、锯末、晒干的豆杆等也都是“棕色”成分,可以吸收“绿色”成分发酵时产生的液体,也能减少气味和小飞虫。
只要查compost,网上有很多有关DIY堆肥的说明。基本上就是把各种“棕色”和“绿色”成分按4:1的比例一层一层堆起来,过几个月就可以在翻土时埋下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奥克兰一到冬天,到处可见碗口大的山茶花落满一地,这可是绝好的“绿色”成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平时的果皮果核、烂菜叶子等也都是“绿色”成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水果上的小标签一定要撕下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小标签在土里过了半年都不会降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翻土时不必整个种植槽一起翻。
从左到右分成几栏,把最左栏的土按上中下三层分别铲到袋子里,放到槽的右边。
把左边第二栏的土刨到旁边的空栏里,表土垫底,底层土移到最上层,中间一层一层铺上有机肥和泥土。
到槽的最右边时再把刚才装袋的土填回来,这样可以省些力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攒下的鸡蛋壳晒干敲碎也可以加入地里,防止土壤板结。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理想的沃土呈深棕到黑色,攥一把仿佛能出油,又保水又透气,蚯蚓和植物在这里都过得很快活。
除了养地,要在干旱的地方种好菜还有几个小窍门。
中午日头正毒,在植物根部搁一瓶水,瓶底和瓶盖分别戳个小洞,水慢慢渗出,能帮着植物熬过最辛苦的几小时。
如果直接买菜苗下地,可以省下几周到一两个月的用水。
King’s Plant Barn等专门的园艺公司提供的苗都比较壮实,抗病虫能力高,果实质量也有保证。
为了抗旱,要逐渐训练菜苗不过分依赖浇水,下地后仔细观察,不一定得天天浇水。
看到育苗盆或者菜地比较干了,在清晨或者傍晚一次浇透,这能促进植物根系往深处发展,增强抗旱能力。
在菜地表面盖一层几厘米厚的mulch(覆盖物)也是保湿的好办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晒干的豆杆是一种特别好的覆盖物,降解后能改良土壤。如果用割草机修剪草坪的碎草,很好晒干再铺到地里。
///
Tui Garden这里有更多奥克兰春季种菜的内容:
https://tuigarden.co.nz/planting-calendar/
市议会正在奥克兰各个区提供免费的堆肥讲座,这里有最近一两个月的讲座日期和地址,需要网上报名参加:
https://ourauckland.aucklandcouncil.govt.nz/articles/events/2020/09/introduction-to-composting-cours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