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中国老人蹭课17年,4次入俄当翻译,经历被拍成电影,现实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来自:澳洲镜报 0 0 2020-11-22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文:艺非凡

ID:efifan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有一句经典台词: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段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而现实中,
真的有人用一生去践行这段话,
近日,
一条“7旬老人曾在川大蹭课17年”
的新闻被刷上了微博热搜,
鼓舞了无数人,
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是王忠厚,
重庆人,今年73岁,
他曾在四川大学蹭课17年,
学过拓扑学、俄语,
随后,
他4次去俄罗斯当翻译,
事迹被拍成电影《张博士》。
如今尽管腰椎疾病时常困扰他,
但仍然没放弃对俄语的学习。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他对着镜头用流畅的俄语自我介绍时,
谈吐儒雅,眼神有光,
那份深入骨髓的文化与自信扑面而来,
老爷爷这丰富又励志的经历
感动了无数人,
数万网友点赞评论:
“热爱不惧年龄”,
“好厉害啊,我们年轻一代的励志榜样啊”!
“身体上的疾病不可怕,
最怕的是精神上的放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张博士一生对知识的渴求
源于少年时的失学遗憾,
他在上初三时被勒令退学,
1964年从学校出来,
1966年去当工人做杂工,
当时受欺负,受人践踏歧视,
因为自己是个打杂工人,
被人瞧不起,
过早地体验着底层的人情冷暖,
他明白唯有读书奋进才能换来尊严,
于是立志要把失学受害的创伤弥补起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当其他人三十岁的时候早已经成家立业,
他在38岁时不顾家人反对,
离职后他用弟弟的名字张跃川
到四川大学旁听自学,
决定逆天改命。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先是学习数学系本科的课程,
后来就是研究生的选学,
学的一般拓扑学,
俄语是后来学的。

可是求学路漫漫道阻且长,
他的居住环境极其恶劣,
嘈杂纷扰,
宿舍办公室赶他,
赶得他东奔西跑的,
就只好改学俄语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川大旁听期间,
张博士居无定所,流浪式求学,
常去食堂吃剩饭,
在路灯下做题,
但即便学习条件如此艰难,
他却从没有放弃过,
蹭课一蹭就是17年,
从本科到研究生选学拓扑学,再到俄语...
学习的步调从没停止过,
始终对学习保持着一腔热情,
克服了环境和疾病的诸多困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0年前后张博士
以劳务输出入俄当翻译,
回到重庆后,
因为身患重病,
他不得不靠妹妹接济帮助,
目前他仍是单身,
生活中他边学俄语边和腰椎病做斗争,
虽然现在生活清贫,
但是他的精神却富足饱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时在川大存留下来的俄语资料,
俄语书籍有厚厚一摞堆在
家里保存完好,
他自豪地对着镜头说:
“这几十年没有白过,
没有庸无度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他的感人事迹也被导演
黄儒香拍成电影《张博士》,
豆瓣评分高达7.9分。
即使活在暗沟,
也依旧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川大的校训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很多在川大的师生都知道他,
川大也很人性,
食堂给他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尽力在帮扶他。

也有很多人争议,
有人觉得这位老人没有学以致用,
有人觉得这位老人没有学以致富,
但人生的意义并不单单是用钱来定义,
张博士回首一生,
没有庸无度过,眼神清澈,心怀坚毅,
能一直追寻心中的梦想,
即使生活艰辛,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像张博士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75岁李启君奶奶坚持自考大学,
18岁时因为一场重病,
让她与高考失之交臂,
70岁时她决定自考大学,
计划自学12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并通过考试、论文和答辩,已通过9门,
重拾少女时代的梦想,
她说:“人生就这一次,
我不想留下任何遗憾,
这是我一个人的战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有77岁高龄考研生邹伟敏参加了
第6次硕士研究生考试。
老人6战研究生,
不上岸绝不罢休。
这份勇气和对知识的执着比很多
正值青春的我们更令人敬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有64岁通过司法考试的耿留栓大爷,
每天学习8小时,
反复阅读30本书奋斗8年后,
终于2011年通过了司法考试,
成为了一名律师。
他始终在诠释一句话: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今,他坐在工位上,
头发花白,脊背挺得笔直,
对着一本俄语单词书做笔记。
同事说:
“他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看,
坐公交车也要掏出来看。”
耿留栓称,
通过司法考试不是他的最终目标,
70岁的他还有考研的打算。

还有50岁的阿姨
陪女儿考研最终双双被录取,
被网友称为神仙母女,
又励志又感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尼采曾说: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就可以接受任何一种生活。”

只要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

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所有为梦想努力的人都应该受到尊敬。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