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发展,谁都无法准确预测。甚至有人认为,现在的小学生,大概有三分之二会在将来从事目前尚未发明出来的工作。
为了解答这个疑惑,一位曾在新加坡、英国游学定居的朋友,她在看了诸多育儿书籍,并格外留意了那些成功人士和“别人家孩子”的成长轨迹后,发现:
他们往往在学龄前,就有意学习数字化的编程内容,训练自己的思维方法。
创办Uber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6岁开始学编程;
在谷歌研发出AlphaGo的德米什·哈萨比斯,8岁接触编程学习;
特斯拉、SpaceX火箭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则是9岁;
不仅仅是科技精英,那些从小接受编程的普通孩子,同样取得了非凡成绩:
加拿大籍少年Tanmay Baksh,从小接触编程,7岁在油管上授课,12岁成IBM荣誉顾问;
澳洲少年Yuma Soerianto,6岁开始编程,10岁霸屏WWDC,成苹果开发者大会最年幼奖学金获得者,并获印尼国家标杆奖,维多利亚青年成就奖多项荣誉。
一份国外机构的资料数据显示:在39000多名受访的开发人员中,有26%的人在5到15岁开始编写代码。
其中,英国在5-10岁开始编码的比例较高!
近年来的国际教育,更是早早就把编程纳入教学大纲里:
2015年政府投资40亿美元开展少儿编程教育,号召和字母一起学。
英国:2013年将编程列为中小学基础必修课。
以色列:2010年起要求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学编程。
新加坡:2017年起中小学考试会考编程。
澳洲:2015年新中小学教学大纲,已将编程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
近两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国内也开始重视起编程教育:
很多教育先进国家的父母,都达成了一致的教育理念:编程已成为继阅读、写作、数学之后,孩子必须掌握的第四项基础技能。
在欧美国家,90%的家长都会通过编程来培训孩子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编程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的环境。
另一方面,编程本质是一套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它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专注力,同时让孩子学会用编程思维去规划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比教会他知识点更加重要。只有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走得更远。
未来的10-20年是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只有具备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从时代中脱颖而出。
就像硅谷曾流行的一句话那样: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用编程命令机器的人,另一种是只能遵从机器指令的人。
抓住成长关键期,孩子才能更聪明
不管大多数人是否承认,孩子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培养,实际上是存在有效期的。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4-12岁是逻辑思维的发展“黄金期”,一旦错过,几年都难补回来!
趁小学课业负担不重,抓住成长关键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才是性价比较高的事。这比以后替孩子买学区房,报昂贵的兴趣班,效果好上千百倍。
从玩游戏到“编”游戏,戒掉游戏瘾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本能。而会编程的孩子,不仅理解游戏背后的逻辑,还可以亲自动手设计游戏。很多孩子上过两堂课,就会发现游戏背后的“秘密”,了解游戏而不是沉迷游戏。
一旦孩子发现,创造游戏程序给别人玩,比自己玩游戏更爽,他们将更愿意投入到学习和思考当中!
(信息来源: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