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农夫生鲜天天特价 请+VX:melfast365
澳洲主流媒体煽风点火
今年以来,澳洲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事件明显增多。
被吐口水,被侮辱,被骂,被打,甚至家里被砸玻璃、被泼油漆等等,类似的事隔三差五就会发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洲人对华人社区的敌对情绪也明显增强了。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这种敌对和歧视情绪从何而来?
仅仅是因为疫情吗?
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近,反种族歧视的非营利组织All Together Now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给出了一个答案:
澳媒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澳洲各大媒体的报道发挥了推波助澜和煽风点火的作用,是刺激这种情绪的诱因之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发布这份报告之前,All Together Now对澳洲各大主流媒体——包括ABC、9 News、The Age、SMH、News Corp和Network Ten——从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的315篇评论文章进行了分析,检查文章中在描述种族问题时是否使用了讽刺、负面刻板印象、制造恐慌的语言,或者错误的想法等等。
结果发现:
超过一半的文章都包含对于种族的负面描述。
最常被负面描述的种族包括穆斯林、华人和原住民。
其中,针对华人的文章55%都包含歧视性的观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比如一些媒体的专栏文章会通过提到“蝙蝠和武汉野生动物市场”来嘲笑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或者用农历鼠年之类的双关语暗示对于中国人的嘲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推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因为这些文章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澳洲本地人对于华人的看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对于这一点,华人留学生夏永艳(Yongyan Xia,音译)深有体会。
夏永艳家住新州中海岸Grenfell,目前正在墨尔本学习生物医学。
今年年初,当新冠疫情开始在澳洲肆虐时,她选择尽量不看新闻。
“因为Facebook上的很多文章都写着类似‘中国病毒’、‘不要跟华人接触,否则会被感染’之类的话,每次看到这种文章都觉得心情很糟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些词汇真的很具有误导性,它只讲述了一部分真相,并没有描述细节。”
但就是这种误导性的词汇和报道,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澳洲本地人认为华人都吃蝙蝠、都带着病毒、病毒都是从中国来的等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也因此,在疫情之后,针对亚裔社区的歧视和仇视明显增加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为澳洲一位中国留学生因为在街上没说英语被暴打
那么澳媒的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负面描述呢?
McLean认为,这是因为澳洲媒体界依然是“白人为主”,89%的种族歧视评论文章都是白人写的。
“从记者、主持人、制片人一直到高管,这些做决定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文化上的盲区。”
也就是说,这些白人媒体人本身可能就带有对华人的歧视或者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写出来的文章或者报道当然也无法做到中立客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今年,Media Entertainment and Arts Alliance发布了在报道种族和仇恨言论方面的新的指导方针,里面提到:
“新闻媒体的种族构成必须进行改变,更好地体现他们所服务的观众群体。”
“媒体的多元化不能只是表面文章,只有那些身在编辑职位的人能够代表多元化的人口组成时时,多元化才能真的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只有更多亚裔加入澳洲主流媒体的大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情况。
否则,一切的多元都只是浮云...
而在前不久,澳洲前总理陆克文也发起了一项请愿——要求成立皇家委员会,调查媒体多元化问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请愿书中说,澳洲的民主政体有赖于准确、独立、可信、并且信息源头多样化的媒体报道,但是现在,澳洲的媒体被默多克创办的Fox News旗下的News Corporation过度控制,占据了2/3的读者。这种近乎垄断的情况把事实报道和新闻观点混为一谈,并被用来攻击商业和政治上的对手。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澳洲人被迫陷入沉默。这不利于自由言论和公开辩论,所以希望成立皇家委员会调查这些问题,确保媒体的多元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份请愿书获得了超过50万人的签名支持,成为澳洲有史以来规模较大、获支持最多的电子请愿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目前请愿书已经提交给了众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