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婆婆花2年用毛线复刻一座小镇,粉丝惊呼:太逼真了,我想住里面!

来自:澳洲镜报 0 0 2020-11-09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文:艺非凡
ID:efifan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婆婆的编织梦


听说最近英格兰国土上,

出现7位近百岁的“设计师”,

抱团拿着毛线球织房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说织房子有点粗俗,其实是七位平均年龄70岁的高龄婆婆“改造”了自己长期居住的小镇,一经报道,在国外迅速爆红。


因为作品过于逼真,被当地粉丝团们亲切地称为“神仙婆婆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神仙婆婆团这个称号,

听起来稍稍有些诡异,

但看过婆婆们的作品后

一定会大吃一惊,

这是什么活神仙,

能把毛线玩儿得如此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就是上图的那几位头发花白的婆婆,

她们从2017开始聚在一起,

花费近两年多的时间,

用我们日常可见的毛线团,

细致地编织出一条商业街模型。

这些模型放在婆婆们的手里,

几乎被还原的逼真至极,

仔细打量每一个细节,

基本都是1:1复刻,

更有“居民”拎着购物篮在大街上走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参与这个神仙团的婆婆一共有7个人,

她们年龄最小的64岁,

年长的已经93岁高龄,

因为喜欢坐在一起织东西而相识,

还给自己起了一个称号:纱线轰炸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团队成立之初,

婆婆们只是每天凑在一起,

编织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物件,

或者跟其他婆婆探讨一下

自己曾经编织小物件的技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初期编织的作品局部

(婆婆还会贴心地贴上具体的地理坐标)


直到2017年的某一日之内,

一位退休理发师Couvers婆婆

突然提出编织小镇的建议,

老人嘛,闲来无事,

大家一起常聚聚

也就有了心灵的慰藉,

这才达成统一共识,

一起复原这个小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ouvers婆婆在编织小镇一角


“当时我们已经能够织一些可以用来展示的物品,例如我的首要件展示作品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时佩戴的皇冠。”说起这件作品婆婆还很骄傲呢。


后来,婆婆看到针织团其他的建筑作品,心想,加把劲儿我们也能做好。


就这样,奶奶们开始以家乡小镇“特拉普斯顿”为原型,用毛线一点一点将小镇织了出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两年来,

婆婆团已经织出

超过15座小镇标志性建筑,

包括老城区电影院、足球场、

客栈、药店、肉铺等。


电影院

The Plaza


这座影院位于小镇的一片老城区,

距今已经开放90年,

里面虽然只有一个小小的放映厅,

但却为小镇居民提供了看电影的机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影院看上去被婆婆们编织小小的,

制作时还使用了大量的亮片和毛线团,

几乎1:1复原。

影院门口增添的布偶场景,

也是婆婆们为了让原本

黑白的影院不那么单调,

增加的一丝丝生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客栈

The Fox Inn


这家客栈在镇上小有名气,

许多外来的游客到此地都会来这边小住。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婆婆们制作时,

除了织出这座小客栈外,

还在边上搭建了一个小露台,

仔细看右下角,

一名男子正在露台上看风景,

一辆摩托车和消防车从客栈门前驶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药房

Pharmacy


这里是小镇的药房,

镇上居民通常都会来这里购买常用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婆婆们还会根据收关制作的呈现效果

搭配不同的色彩,

比如药店门口遛狗的大妈

穿的这件红毛衣,


搭配后面的背景,

红配绿虽说极具冲击力,

但用线织出来却会有少许暗沉。

因此婆婆们会根据具体的场景稍作调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肉铺

Butchers


没有多少建筑

能够逃过婆婆们的针织大法,

就连一间小小的肉铺都还原了出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作为婆婆们买菜肉的必经之地,

她们在针织这座肉铺时

对外景的基本构造得心应手,

因为玻璃不太好用毛线呈现,

婆婆们会聪明地用毛线一概而过。


除了需要粘合的毛线,

婆婆会找来家里不用的碎布料、

盖在器皿上的蕾丝布装点窗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邮政局

Local Post Officeh


从正在收信的邮递员,

到建筑外侧的自动取款机,

所有细节都被婆婆们一一还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没有发现,

婆婆们很喜欢编织小人,

在冬季大家都不怎么出门的情况下,

婆婆们还特意设计了小人在一旁看守,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细看小人,

身上的毛线丝儿都能被看得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巴克莱银行

Barclays Bank


这座银行历史悠久,

如今已搬离小镇的这座街道,

但因为婆婆们的针织,

这座银行一直存在着,

银行门口的水果与饰品摊

也承载着她们对小镇的回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镇议会办公室

Thrapston Town Council offices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理发店

Flair Hair Design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家理发店曾是婆婆团

其中一位婆婆的工作地点,

制作时,

婆婆还带领大家一起实地考察这家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面包店

Bread Basket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仔细观察店面图

和婆婆们的制作对比图,

会发现,

婆婆们虽然年纪大了,

但手艺活的功力丝毫没有退步。


不论是建筑外观或是橱窗中的细节装饰,

统统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仅如此,

她们还为这座小镇设计了

许多富有特征的人物造型:

一名在码头钓鱼的渔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只坐在轮渡一旁的美人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院子里堆满的鲜花

虽说看起来有些笨拙

但不影响整体的美观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城堡一角

不论多小的瓶罐也编的细致入微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有一名老兵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被丢弃在一旁的瓶瓶罐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尽管做出了这么多小而精致的作品,

可让婆婆团最骄傲的作品

莫过于这座雄伟的大教堂,

作为特拉普斯顿镇标志性建筑,

婆婆们做起来花费了大功夫。


圣詹姆斯教堂

Stames Church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完美再现教堂尖顶,

婆婆们连彩色玻璃都没有错过!

英式风格的彩窗玻璃在几种颜色的毛线结合下,

几乎复原了整座建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今这座针织小镇即将建设竣工,

婆婆们希望能够有机会展示这座迷你小镇,

从而筹集善款,

帮助修缮镇上倒塌的公共建筑屋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