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欧洲经济再一次遭受疫情大流行的制约,但中国经济已走上了复苏之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连续8个月超过“50扩张线”,10月新近指数更是达到2011年2月以来新高。向好的经济态势吸引了德媒《每日新闻》关注并报道,现全文编译如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关中国制造业和服务提供商观点的重要数据表明,中国正在从春季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中持续复苏。鉴于中国似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新冠病毒,中国企业领导层的情绪达到了近10年来的较高值。今年10月,商业杂志《财新》统计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惊人地上升到了53.6点(9月为53.0点)。
在专家的预计中,该指数原本会略有下降。这一重要的经济晴雨表现在已达到了自2011年1月以来的较高水平。当该指数高于50点时,意味着制造业正在扩张,反之则可以认为出现了收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ALY SONG/ REUTERS
由于需求和供应均有所改善,中国制造业在10月份得以继续恢复。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哲表示:“公司非常倾向于扩大库存。价格已经稳定,业务运营正在改善,企业家充满信心。”
然而在其他国家,新一波感染浪潮导致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增长再次减速,即使10月份的新出口订单已连续第3个月保持增长。王哲称:“外国疫情的波折仍然阻碍着出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STR/ AFP
根据中国政府10月31日发布的数据,10月份官方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下降至51.4(9月为51.5)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从9月的55.9点上升至现在的56.2点,这预示着持续增长。两项指标均优于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期。
尽管10月的“黄金周”假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但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还是已连续8个月高于“扩张线”。因为在国庆节和中秋节的法定假期期间有几亿中国人出游,这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www.lvjie.com.cn
中国国家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主要反映大型企业和国企的态度,《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体现的则是较小的私企的观点。在中国,由于疫情危机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在首要季度曾急剧下降,但随后得以迅速恢复。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是中国首要个消除了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9%。第二季度出现的增长现象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