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20年刚刚进入倒数收关三个月,英国新冠确诊病例连日新增过万的消息就像平地一声雷在无数当地华人心中炸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尤其是许多初到英国的留学生和家长,面对不明朗的疫情和变化多端的当地政策心里更是焦急万分。圈哥和圈哥背后的小伙伴们在英各大高校秋季开学之际,特别展开《对赴英求学留学生可能面临的困境调查》(以下简称《调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历时三周,触及人群达万人以上,调查范围横跨英伦三岛,北达格拉斯哥南至普利茅斯,共收到了近1000份一手数据,深度剖析疫情下中国留学生最担心的境况和最想解决的问题。《调查》聚焦疫情对留学生赴英抉择的影响、留学生对当地疫情及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英国政府及学校应对的力度和抵英后经历的真实境况等方面,汇集一手信息,给广大留学生一个抒发心声的机会,缓解大家因疫情感到的孤单和焦虑,抚慰远在千里之外的留学生家长。
《调查》一经发布就受到留学生群体的巨大关心,在多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新生群和交流群中广经传阅,同学们纷纷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所处境地帮助他人,也想了解其他同学们的情况。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问卷截图
调查参与者男女比例约为2:8,其中半数以上为22-24岁,近3成为18-21岁,15.86%的同学在25岁以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就读研究生的同学最多,占66.24%,本科生有3成,博士生及以上的学(职)位总计占3.07%。受访同学中学校在伦敦的仅占两成,其余同学就读学校均在伦敦外,分布范围北达格拉斯哥南至普利茅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完成问卷的受访同学中,84.14%将英国选为只此留学目的地,但仍有15.86%的同学申请过其他地区的学校,其中美国最为热门,紧随其后的是中国香港地区和欧洲国家,仅有不到2%的同学选择了日本和韩国。动荡的中美局势与美国对疫情的不力防控极大地影响了在英美两国间摇摆的新生们。当被问及在英美两国的比较中“为何收关选择英国留学”时,超过8成的同学都认为“美国疫情更为严重”和“美国对华态度不友好”是赴美留学的较大阻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赴美留学的阻力日盛之际,英国独特的学制和古典浪漫的文化也对留学生们产生了强吸引力,本科的三年制和研究生的一年制相比美国可谓“节省”不少时间,灿烂的英伦文化也在科技、金融、文学和时尚等领域熠熠生辉,因此表示因“更喜欢英国文化”和“英国学制短”的学生均接近半数并不奇怪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更有同学直言,“疫情不足以抵挡我留学的脚步,到底喜欢伦敦就会喜欢所有时候的伦敦。”不仅如此,在只申请了英国学校的同学们中,排名仅次于“英国学制短”的原因分别为“英国可提供更多专业相关资源”和“就读专业在英更具优势”,不难看出就业也是留学生选择就读地时的重大考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后新冠时代全球经济下行,就业市场紧张,相比与美国绝大多数求职者不仅需要雇主提供担保更需要“靠运气”抽签获得H-1B工作签证,英国相继宣布恢复PostStudy Work(PSW)签证和积分制移民方案,也对想要积累海外工作经验的求学者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尽管疫情横行,但长期来看可以预见PSW签证将成为英国留学的金招牌。截至撰稿前,26.34%的受访者已抵达英国,35.55%的受访者“已经购置机票准备赴英但还未启程”,26.85%的同学选择“在家上网课”,以及11.25%的同学选择延迟入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仍旧选择坚定赴英的参与者表示,疫情对抵英前的决定也产生了多重影响。近8成同学表示感受过“家人朋友对赴英留学的担忧”,62.4%的参与者自己也“对英国医疗体系表示担忧”,58.68%的受访者经历了“机票航班的不确定性”,近半数受访者“担心在英国因疫情而受到歧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问题15“疫情对你的抵英前的决定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与者们对促使他们决定赴英的因素做出的反馈显示,近7成同学“不想推迟升学计划”,紧随其后的原因是“担心在家上网课的实际效果差”半数同学认为“疫情发展可控,只要做好防护还是想到国外实地学习,经过查询认为学校和学联可以保护学生安全”,位居其后的另一高票因素是“学费昂贵,在家上网课不值”(44.21%)。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去启程前的种种忧思,到达当地后如何沉着应对疫情才是新挑战的开始。已经抵达英国和已购置机票的同学中,6成以上均“基本了解”过学校所在地区的疫情以及相关政策,但仍有16.53%的同学表示“不太了解”。肯定的是,多数同学都认为英国的防疫政策“很不足”,35.54%的受访者认为“合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被问及“赴英前英国政府或学校是否有特殊要求”时,近9成受访者表示否定,其余受到学校特殊要求的同学的反馈主要集中在核酸检测和自我隔离14天这两大措施上,其中仅有4人提到“要填写入境申报表”。参与者们表示,他们主要通过新闻报道和中文社交媒体软件,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了解当地疫情,学生社群和学校官网也是另外两大信息来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临进入登机口前父子拥抱告别;图由伦敦大学学院学联提供
尽管有多渠道掌握新近信息,同学们对疫情的忧虑仍压倒性地呈现在数据上,近半数的同学表示“对英国疫情非常担忧,尽量避免出门和社交活动”,另外一半则“较为担忧”但应对方法更为机动,会“做好防护后参加必要的学校和其他社交活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调查选项“请您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你知道的有关新冠疫情的政策”的回答,可见同学们对英国当地政策了解程度平均水平较高。9月27日乘坐伦敦艺术大学(UAL)包机来到伦敦的蔚同学告诉记者,来到英国后的生活“超出想象”。来之前通过新闻报道得知每天新增感染确诊人数众多,以为是很危险的状态,甚至于“可能一出门就会被感染,整座城市可能也是死气沉沉的”,结果没想到实际上“也没那么恐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目前感到最困难的地方大概就是倒时差了,她无奈地笑道。她说,虽然隔离生活有些无聊,但是因为之前“也在家隔离,所以其实也习惯了”。蔚同学回忆到,刚到住所的首要日之内发现没有提前买被子和枕头,多亏室友帮忙买到了这些必备品。可想而知,住宿生活的首要章有很多琐碎,对人生地不熟的新生们来讲也是不小的挑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对于即将开学的生活,她畅想着“New City New Life”,期待在伦敦这座充满惊喜的城市遇到新的人和事,虽然有些担心和新同学的相处,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对疫情的重重顾虑也迫使同学们做出充足的准备,大多数同学都会“查询英国入境相关规定”(83.06%)、“ 查询学校教学计划安排”(80.17%)和“查询如何自我防护”(73.14%),超过半数的同学会“了解民航局相关规定”,也有同学提到自己会“提前在网上预定生活必需品和食物,联系同行同学和室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同学们的谨慎也反映在住宿的选择上,近9成同学选择了学校宿舍或校外公寓的带独立卫浴房间(En-suite)/带独立卫浴和厨房的房间(Studio),而选择住宿的首要考虑条件中“安全干净,有完善的疫情防护措施”(42.15%)高居榜首,其次是“地理位置优越,离学校近”(33.06%),可见疫情虽对各方面产生影响,学生基于学习的常规考量并未产生巨大变化。令人欣慰的是,尽管阻碍重重,学校也提供了各种帮助。4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学校提供了“包机服务”、“接机服务”和“宿舍隔离的条件”,还有不到两成的参与者表示学校“安排了可以直接联络的辅导员或学长学姐”和“考虑到学生受疫情影响对学习环境难以快速适应,提供考试或考核延迟的选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伦敦大学学院中国学联与万顺通负责人以及国泰航空负责人的合影(从左至右:UCL 学联外联部部长、万顺通公司负责人、国泰航空公司负责人、UCL 学联主席)
31.4%的同学认为学校的防疫相关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疫情的担忧,但仍有22.31%的同学认为“未缓解,学校的应对措施并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