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中国留学生参加聚会致群体感染!澳总理、财长接收采访时狂咳不止?

来自:澳洲第一传媒 0 0 2020-10-23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官网新发一则公告——《请留学生等务必防范聚集性感染》,引起了广泛关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9月底的时候,由于12名在渥太华的中国留学生在当地一家卡拉OK厅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引发了新冠肺炎群体性感染事件


在聚会期间,这12名学生放松了警惕,既没有佩戴口罩,也没有保持社交距离。


导致其中9人确诊,1人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据悉现已出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示意图,图源:网络


这起国外中国留学生聚集感染事件,不仅给学生自身和公共卫生健康安全带来严重风险,更让国内亲友担心不已,令人痛心。


同时,也给所有留学生等在加中国公民敲响了警钟。


据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称,最近加拿大安大略、魁北克等省确诊病例激增,确认第二波新冠疫情暴发,特别是年轻人因参加聚会等感染比例较高。


加有关地方政府正在采取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暂时关闭室内餐饮服务和电影院、游戏厅、健身房等公共场所,重点防范聚集性感染。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从疫情蔓延以来,易感人群早已从自身防御病毒能力较弱的老弱人群,进一步转移到更多年轻人的身上。


除了自身的安全隐患,年轻人私自聚集违反防疫要求还有可能被学校开除。


早前在加拿大邻国美国,就有多所大学学生因为违反防疫要求,遭到校方开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网络


9月5日,纽约大学官方账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


“目前已有20多名纽约大学学生因为违反防疫规定被停学,请不要成为下一个。避免聚会和酒吧。戴上口罩。保持你的社交距离。”


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东北大学近期也开除了11名违反学校、及当地明令禁止的防疫要求的学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NBC News


这些学生不但被开除了,而且学校并不会退还他们人均3.65万美元的新学期学费。校方以严惩来警示学生严防病毒群体传播。


虽然加拿大目前还没有严惩违反防疫要求人员的例子爆出,却留学生们确实不能掉以轻心。不仅是加拿大,也请所有在海外的留学生务必提高警惕,避免聚集,防范疫情。


(下图截选自微博评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洲这里,这两天莫里森的情况也有不少网友关心。原因是根据《每日邮报》10月7日报道,澳洲总理莫里森早晨接受SkyNews采访时多次咳嗽,以至于记者不得不暂停采访让总理喝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悉,莫里森于周三在接受Sky News的现场采访时,多次用肘部遮挡咳嗽,还不停地喝水。
视频画面显示,莫里森在与主持人Kieran Gilbert谈及预算时开始出现明显的喘息。他咳嗽着说:“这是我们复苏和重建经济的重要计划。”
“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会有一些摇摆不定的地方,我们将观察它的成效”,在说完这些话之后,莫里森又咳了起来。
Gilbert见状,拿了一瓶水给莫里森喝。Gilbert表示:“让我给你拿瓶水吧,你一直忙个不停,我知道那有多累。”
莫里森回答道:“我们等会再谈。”Gilbert又说:“好的,你一直咳嗽,也没法说话。”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洲总理莫里森在接受采访时突然咳嗽。
《每日邮报》报道称,莫里森一直试图控制住自己不要咳嗽,以至于有些泪眼婆娑。他在再次咳嗽前说:“这就是刺激措施及其它措施如此重要的原因。”
据悉,在谈话被迫被打断之前,Gilbert还试图将谈话引向国际边境限制。
莫里森让他“等一下”,然后伸手去拿水。之后,他又用肘部遮挡着咳嗽了几声,满脸通红的继续讨论边境限制。
莫里森说:“我很抱歉。它应该只基于健康建议,这是我们应该实施边境限制的只此理由。”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采访结束时,Gilbert再次关心莫里森的身体状况,后者回答道:“谢谢你,我现在很好。”
目前,关于莫里森的身体情况还没有官方出来发表任何声明。此前,澳洲财长Josh Frydenberg在国会发表讲话时也曾出现了咳嗽不止的情况。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随后,Frydenberg还接受了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素材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ID:collegedaily),澳洲网,澳大利亚人报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