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Mark Haldane,是一位来自新西兰西海岸的艺术家。
过去10多年里,他创造了不少街道的壁画、艺术设计,在当地可谓小有名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年前,他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也是他迄今为止较大的挑战。
这位客人就是他已经患有癌症的妈妈Sue Riley。
Sue知道自己可能时日无多,因此想让儿子给自己设计一个美美的棺材。
他说:“我妈妈想让我给她的棺材好好装饰一下,她还全程监督了我的创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们日常就只干一件事——亲手打造自己的棺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曾经是一名临终关怀护士,由于自己过去的工作和自己现在的年龄,服丧已经变成了隔三岔五的事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刚开始时,棺材俱乐部在Katie的车库里成立,没有任何工具,没有工作人员,她也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制作棺材。
但是,Katie找来了一群心灵手巧的本地小哥──她把他们叫做她的“小宝贝”──然后成功地将俱乐部运营了起来。
很快,加入俱乐部的人不断增加,于是Katie便将活动场所转移到了更大的地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棺材俱乐部每周活动都至少有六十多人欢聚一堂,“一边庆贺人生一边面对现实”,以确保他们的葬礼绝不平淡。
而俱乐部的“搞怪”口号是——“上等又买得起的地下家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每个棺材都刻上了代表俱乐部的首字母K.C.C. (Kiwi Coffin Club)。
当然,所有棺材都达到了国家标准:内层防水,承重上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俱乐部的棺材都是利用密度板制作的,都是传统的棺材形状或者长方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人们制作完自己的棺材后,常常会接着做棺材捐赠给慈善机构,或者继续帮助其他会员制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家都发挥起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出浑身解数,制作出少有的棺材:
这位奶奶简直是猫王头号粉丝
棺材当然也必须是猫王主题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几位车迷老爷爷
也成功打造出了跑车造型的棺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也有人不能忘怀年轻时的光荣战斗
将峥嵘岁月带入棺材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然经典纯木永不过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将自己收藏的报纸贴成壁纸
人生的重要事件都记录在里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里面写上自己的回忆
死亡也变得温暖了起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哔哔,我是一列小火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画好的棺材
闲置时还可以用作长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擅长绘画的人在上面作画
精致得宛如一件艺术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Katie表示,自制的棺材只需要250刀(市场上一副棺材的平均价格是$2000左右)。
事实证明,棺材俱乐部十分受欢迎,类似的俱乐部已经遍布新西兰南北岛,在Katikati, Waitakere和Hawke's Bay都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甚至还有许多俄罗斯、捷克共和国、法国、荷兰、德国,还有美国的人前来打听棺材俱乐部的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兴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名80岁的奶奶Jeanette Higgins是棺材俱乐部的忠实会员。
3年前Jeanette相继失去了她的女儿和丈夫。
不过,她透露加入这个俱乐部大大减少了她的忧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感觉有些胆怯,因为我无法决定要怎么装饰我的棺材......但是当你真正开始去做的时候,一边磨砂一边油漆,你就不怎么会去想死亡的问题了。”
“我认为能勇敢地面对死亡是非常健康的一件事。这是一个很情绪化的过程,但是它会帮你化解……心头的某些东西。我现在已经觉得我准备好了,我的棺材现在在我家的柜子里,等着我呢。”
这群老爷爷和老奶奶
还专门拍了一个介绍《棺材俱乐部》的MV
▼
如果我们能用更加健康的心态面对死亡
或许我们会有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
我们开通了“新西兰省钱群”
每天发布优质的优惠信息
欢迎在新西兰的小伙伴加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