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夸张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负责隔离与检疫的准将Darryn Webb下午表示,今天上午8点20分左右,在奥克兰市区Ramada酒店外,工作人员发现4楼窗户外有捆绑在一起的床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正当安全人员调查此事时,逃跑的男子在8点24分出现在酒店前门。随即被警方拘留,正在讯问中。警方正在对监控进行调查,以确定该名男子离开酒店时的详情。据悉,该名男子于9月16日从澳大利亚被遣返回新西兰。他在第三天的测试中测得阴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Webb说,在酒店隔离检疫的人超过55,000人。其中,发生9起13人逃跑事件。据悉,Ramada酒店里隔离的都是从澳洲遣返回来的犯罪人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今日无新增病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迄今,新西兰的确诊病例总数为1477例,活跃病例剩余55例,包含27个社区病例和管制隔离设施中的28个海外输入病例。据寰球实时统计数据Worldometer网站显示,截至新西兰时间今天13时,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突破3330万,死亡人数突破100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寰球卫生组织的数据指出,有超过一半的死者来自美洲,其次是欧洲约23万人死亡,而东南亚地区则是至少11万人死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中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已至少有20.2万人死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去年12月底,中国武汉市报告了首例因该病毒引起的肺炎病例。
到了今年的1月11日,中国公布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死亡案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对最初的神秘肺部疾病进行了首次报道9个月后,寰球跨越新冠病毒死亡案例超过100万的界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型冠状病毒在短短一个月内,报告的死亡人数就达1000人,超过了2002-2003年“非典”期间记录的774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月13日,一名武汉游客在泰国被确诊,成为中国大陆境外首例确诊。2月2日,菲律宾报告了首例病例,两天后,香港特区报告了首例病例,2月13日,日本报告了首例病例,一日之内后,法国报告了首例感染病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月11日寰球卫生组织将病毒扩散宣布为疫情大流行时,全寰球30个国家已经总共有4500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二在中国,但意大利和伊朗的感染数字也急剧上升,很快那里就报告了首要例死亡案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到4月中旬,欧美国家每天报告的感染人数已上升到4000多人,死亡人数平均每天2700人。截至4月19日,全球范围内的死亡人数上升至近17万人,是3月底的两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7月中旬至8月中旬,该地区每天平均死亡人数至少达到2500人。巴西成为仅次于美国感染人数第二多的国家。就人口数量与死亡人数的比例而言,秘鲁、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和厄瓜多尔迄今一直是寰球上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4月中旬以来,此前平均每日死亡人数不足100人的亚洲地区,死亡人数开始直线上升。
当下平均每天死亡1500人,印度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欧洲的感染数字也再次上升,引起了人们对第二波疫情的担忧。本周新增感染人数比上周增加约20%,死亡人数上升28%,达到614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官方统计,到目前为止,非洲受灾的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大洲。8月初出现每天大约有400人死亡之后,至9月中旬降至每天不足200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疫情爆发时,科学家最担心的是非洲,认为当地在公共卫生与医疗资源匮乏下迟早会成为疫情重灾区,但没想到,疫情爆发9个月来非洲打破这个偏见,染疫与死亡人数均远低于科学家预期,让科学家对非洲抗疫过程感到好奇。
科学家认为,非洲有大量的农村人口,他们大部分工作都在户外,户外的传染机会本来就比较低。此外,年轻人、人口密度较低被认为是非洲疫情免于例激增的主要原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在大洋洲,每天平均记录的死亡人数从未超过24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世卫组织突发事件规划执行主任Michael Ryan近日表示,新冠疫情的死亡案例超过200万“并非不可能”,如果没有国际共同行动,这甚至“非常可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同时Ryan也表示,继续大幅上涨并非不可逆转,但是为此,必须在全球范围内严格执行防疫、抗疫措施:注意卫生、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进行检测、追踪接触、隔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