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殊不知,新西兰一些有想法的人正在反省——新西兰人引以为豪的一些教育特点,其实正在造成教育成果的逐步衰落。
应该怀疑的,是最初的这种设计本身。
所以,最近这篇报道值得一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一家智库The New Zealand Initiative新近出了一份报告,名为“新西兰的教育歧路——糟糕的设计如何毁掉了一个曾经寰球当先的学校系统”( New Zealand’s Education Delusion: How bad ideas ruined a once world-leading school system )
他们核心观点是:新西兰现行教育制度不科学,是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
The New Zealand Initiative认为,课程设计应以证据为基础,而不是基于以孩子为中心的 "学习哲学"。
作者Briar Lipson说,每个新西兰学生的教育支出增加,但新西兰的国际成就率却一直在下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报告中列举的证据说,2000年,国际学生评估(PISA)将新西兰15岁学生的阅读和数学列为经合组织国家第3名,科学素养列第6名。
到了2018年,阅读和数学都分别下降到第6和第19,而科学素养则保持稳定。
"阅读和科学方面,学生平均成绩下降比率,约相当于三个学期的学习时间,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降幅。"Lipson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数学方面的下降更严重,相当于少学了近一年半的学业。
"如果我们要解决这个国家最严重的问题,修复因盲目坚持有缺陷的理念而造成的损害,将教师及其学科知识恢复为教育的核心,将是至关重要的。"
这套观点其实是否定了现在新西兰的教育方式,建议恢复到以课程知识和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但现在的政府部门
并没有教育改革的急迫感
教育部副秘书长Pauline Cleaver表示,成绩的长期下降没有短期能奏效的解决方式。
"PISA衡量的是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时的能力,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在这段时间的进步和学习。"
她说,PISA虽然是一个有用的衡量标准,但她说,PISA没有衡量学生在新西兰教纲(New Zealand curriculum)中的表现。
教育部总是拿NCEA中的一些成功案例来抵挡对于教育制度缺陷的指责。
教育部说,"(新西兰)NCEA根据课程预期衡量学生成绩标准,自2009年以来,达到NCEA 2级的学生增加了11%,毛利和太平洋岛裔学生进步更大"。
6点建议
是否能够实现?
所以矛盾在于,政府认为新西兰教育总体不错,小修小补还能过一阵,而智库则认为需要大修。
总归谁对?希望华人家长心中也要有个判断。
收关,我们把The New Zealand Initiative给新西兰教育的6个“药方”放在下面。
1. 打造以成果为标准的教学体系,设计强化标准化国家考试,对全国学校的教育有效性进行评估。
2. 以学科知识为基础,重新创建国家新的教育大纲;注重知识,而非能力。
3. 鼓励早期识字的教学;
4. 重新引入合作学校,但要有严格的要求;
5. 纠正新西兰教育研究理事会(NZCER)目前所处的主导地位;
6. 资助定量和可推广的研究,测试几种关于可能提高成绩的路径,打破社会经济和种族背景与教育成就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