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来新西兰,23岁进入政坛,90后华人姑娘:我为什么加入工党?

来自:新西兰生活快讯 0 0 2020-10-06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耐锶在家中谈从事选区竞选初衷


9月15日,工党Botany选区候选人、党内排名第38名的陈耐锶,在家举办了个“闺蜜下午茶”。


不过,这个下午茶,吃得有点“不一样”。


首先,下午茶的主题是和Kiwi闺蜜吃中国生煎包,而且还是自己动手做。


其次,这几个闺蜜,也是小有来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右一为Vanushi Walters,工党Upper Harbour选区候选人、党内排名第22名。


左一位Camilla Belich工党Epsom选区候选人、党内排名第30名。


左二为Arena Williams工党Manurewa选区候选人、党内排名第58名。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3位候选人有共同的特点:法律背景,女性从政,现在都是孩子的妈妈。


陈耐锶是她们中年纪最小的,年仅26岁的她和政坛“老将”们相处甚欢,还主动当起了主人。


年轻这把“剑”,似乎让陈耐锶当成了从政的一把“秘密武器”。



01

90后小姑娘遭遇纽航大佬

她说:我有这些优势


不出意外的话,按照党内排名位置。下个月,她将成为新西兰最年轻的国会议员之一。


这么年轻能在政坛有一席之地,她认为自己有着“年轻的优势”。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耐锶在社区工作


疫情下,政府专门给旅游业拨了一笔补助。可当有些华人意识到可以领钱时,已经过了截止日期了。


这件事让陈耐锶感觉到,正确信息的传递非常重要。


“我希望用我自己的语言,把政策、信息、历史完整呈现给华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左四为陈耐锶


陈耐锶认为自己作为1.5代移民,对新西兰来说是一个新的看见。


她希望能结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和经历,用年轻的视角讲一些故事。


同时作为典型的千禧一代、网络原住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是她的一种独特从政方式。


“很多人不知道,国会议员每周二、三、四是要去惠灵顿开会的,其余时间则是在自己的选区完成社区工作。”


“国会有个桌球屋,‘吵’完后大家都会喝一杯。国家党国会议员Nikki Kaye辞职,工党的教育部长是首要个站出来反对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希望通过这些小知识,让大家全方位了解新西兰的政治体系,了解你们的国会到底是怎么为你们服务的。


陈耐锶是自信的,但年轻这把双刃剑,自然也伴随着挑战。


在Botany选区,她的竞争对手,不乏一些资深政治家,甚至还有Christopher Luxon(纽航前CEO )这样的商界大佬。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耐锶和Christopher Luxon


面对年龄、资历、工作背景都在她之上的强劲对手,陈耐锶略显攻击性地表达着自己的“无畏”。


“他甚至有希望成为下一任国家党党魁、总理,但现在作为Botany的选区议员,我们的核心是做选民工作。Christopher Luxon也是首要次竞选,在公共服务领域中,他也没有证明过自己。


陈耐锶认为,从社区工作来说,她比Christopher Luxon更适合。


“我有法律背景,就是专门解决个案的。我一直在Foundation North工作,帮助并解决过社区各种各样的需求,包括单亲妈妈没地方住,孩子有学习障碍无法上学。选区议员就像大管家,我想去关心每个人的生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辩论现场,右一为Christopher Luxon


其实陈耐锶,并非天生就有政治抱负。



02

普通1.5代移民从政

曾因华人背景遭质疑


1994年,她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医生。


5岁那年,她跟随父母移民新西兰,在父亲的“溺爱”下长大。


她不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唯独中文,要比很多1.5代移民说得好。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耐锶一家


陈耐锶开玩笑地说:“我的中文有多好,我父母的英文就有多烂。”


父母创造的说中文的环境,再加上每周必须去华人教会,都让她避免了慢慢变成中文“文盲”。


16岁那年,她学完了整个中国小学的语文课本


“我妈妈的口头禅就是不怕慢,只怕站。她会跟老师说不要给我太大压力,甚至可以忍受我不写中文作业,只要我每周还继续上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耐锶尝试新的书法


2017年,还是大学生的她,首要次代表工党参选。


当时她没有进入国会,但年轻的身份以及不俗的成绩,让她在政坛崭露头角。


随后,新西兰安全情报局(NZSIS)老大,给她做了安全培训。


“这个安全培训一般是给国会议员做的,但他们觉得我太年轻,所以就提前上了课。”


这个培训,也有对她背景的审查。


华人的身份,让她遭到了来自政坛、媒体和一些网友的质疑。


上次大选结束后,她十分迷茫,首要反应是不想从政了。


“如果我每天都要被歧视、审查、误解,甚至是骂来骂去,那我为什么要从政呢?”


但三年后,这个答案慢慢开始清晰。“如果我不做,没有人会去做。”她说到。


与此同时,围绕她的争议,并没有停。



03

更多华人支持国家党

她为何选择加入工党


面对新西兰华人更支持国家党的现实,陈耐锶却选择了工党,这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


陈耐锶说倡导社会公平性和社会责任性的工党理念,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耐锶和选民交谈


新西兰首要位工党总理Michael Joseph Savage曾说:“工党是应用中的基督教。”


陈耐锶的爸爸是一名牧师,她自己作为虔诚的基督徒,从小就被教育要关注“弱者”和社会公平。


这些理念投射到移民政策、工人待遇等方面,都让她对工党有了更多的认同。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很多人说工党只会发福利,但我们更多是把钱花在了公共教育、医疗系统等资源中。监狱不只关人,而是有戒毒中心、再教育机构,教他们如何重新建立生活。这非常符合我的个人信念。”


陈耐锶说她只有一个目标:为自己所在意的事情发声。


民众的声音往往比国会议员更有力。当每个人都发声时,我们在知识、权利、决定、决策层,就能达到一定位置。这会改变华社每个人的事业、生活和人生遭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面对其它质疑,她是这样说的。


“我也是个爱美的姑娘,喜欢化妆、口红,这是我表达性格和内心想法的一部分。”


“一开始我希望自己更成熟、专业、干练,现在反而更偏年轻化,从高跟鞋回到了球鞋。如果我不接地气,没有这个年龄该有的想法和样貌的话,国会也没有我的价值了。


“我出生在中国,国籍是新西兰,会说中文但英文可能更好,我是新西兰人吗?其实新西兰也在自问,到底新西兰代表着谁?”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耐锶希望无论是华人、女性还是年轻人,都能在她身上找到一些共鸣和投射。


“耐锶都行我也行”,普通但充满勇气和目标,陈耐锶希望,这是她带给别人的价值。


但年仅26岁的她,如何打破更多的偏见和质疑?如何定位年轻政客的价值?如何实现更多的政治抱负?是她接下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