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TVNZ昨天这篇专属报道希望引起大家留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下面不吹不黑地介绍一下报道中所提到的问题:
对于监管方、生产商和蜂农来说,这不是个新问题。比较新的内容是这次媒体拿到政府此前的调查和研究报告,继而披露出为一般大众所不了解的信息。
先上结论:在新西兰蜂蜜中确认存在有争议的除草剂草甘膦的痕迹,引发对本国高价值的蜂蜜产业的担忧。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对于全国各地出产的蜂蜜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超过20%的蜂蜜样品中,含有glyphosate(草甘膦)成分,这是除草剂(如Round Up)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此次披露出的样本研究共分两次:
首要次,初级产业部在2017/2018年度,从全国共抽取300个样本,包含原产地蜂蜜和包装后的蜂蜜,检测结果67个样本含草甘膦,占比22%;其中,残留超标样本5个,占比1.7%。
第二次,初级产业部调取货架上的包装蜂蜜共60个样本,实测后有草甘膦残留的共11个。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问题的实质
并不在于发现除草剂
然而这条新闻的实质,却并不在于发现了除草剂,而在于新西兰的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之间的落差问题。
我们先听监管方和蜂农是怎么说的。
蜂农方面:在Round Up这类除草剂被普遍使用的今天,他们要做到蜂蜜中完全无残留,是不可能的任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养蜂人也没有什么可操作的手段,来阻止蜜蜂在用草甘膦处理过的植物上觅食。"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养蜂人将蜂箱放在2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并得到该范围的土地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保证,土地不作其他农业用途"。
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现实的情况是花粉资源很紧张。哪里有成熟灌木,大家都把蜂箱放过来,争执和矛盾时有发生。
监管层面:初级产业部的态度是,检测到的剂量很小,“仍然可安全食用”——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这位首席科学家John Roche在回答质询时说,“按新西兰的(允许残留的较高)标准,一个5岁的孩子,要吃230公斤蜂蜜,其摄入含量才会突破WHO设定的界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即使检测出的草甘膦超标,也主要是出口商的问题。
对草甘膦的问题
新西兰松,国外严
但是,新西兰人吃了没事的含草甘膦的蜂蜜,却有可能在国外引发问题,并反过来威胁新西兰的蜂蜜出口。
因为尽管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认为残留无大碍,草甘膦(glyphosate)成分在国际上却极有争议,寰球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部门也发现它可能是一种致癌物。
就在上个月,德国制药和农用化学品巨头拜耳公司发布公告说,围绕该公司旗下孟山都公司生产的除草剂可能致癌的民事诉讼,拜耳与美国原告方达成一系列和解协议,拜耳将为和解赔付逾百亿美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否认有任何过错,但赔偿数百亿美元达成和解,从消费者角度看,仍不是一个明确的答案。
所以,在这次被新西兰媒体解密的政府文件中,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也不得不承认:“可能会有贸易风险”。
“这是因为大多数从新西兰进口蜂蜜的国家都没有规定较高残留限量(MRL),一般这是指不能检测到任何水平的残留物。”政府文件中承认。
自己有了这个小辫子,就不能排除有贸易摩擦的时候,别人拿你的残留物说事,对不对?
新西兰为何
对草甘膦标准这么松?
以新西兰这样的国家,反对草甘膦的声音已经持续多年。然而,由于官方态度问题,含草甘膦的化学剂除草仍然广泛使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新西兰监管部门不但认可在境内销售,“在产品警告方面也严重不足”,争议在前几年已经出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担心出口
但不担心在新西兰的使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结论是,造成残留的可能原因是在牧场改造/更新中使用的草甘膦。"
新西兰土壤和健康协会的Jodie Bruning认为,那些把新西兰看成是环保而清洁的国度的人,看到这个新闻应该“会很惊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被污染了,但这不是养蜂人的错,而是监管控制不够的错。"
"如果新西兰只想做一个廉价的商品生产国,生产含污染的食品,那也是新西兰的选择,或者我们就需要加强监管,来保护我们的自由市场。"
而初级产业部的首席科学家John Roche却表示,对现行的系统满意,“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迹象表明,消费者对检测出的草甘膦感到担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所以……
这样的蜂蜜将继续产出,
里面含有微量草甘膦的事实,
也会持续下去……
///
我们开通了“新西兰省钱群”
每天发布优质的优惠信息
欢迎在新西兰的小伙伴加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