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病毒这样大的灾难,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对新西兰来说,目前情况不算太糟,但也不容乐观。
01
新西兰二波疫情更成谜
新的传播链已出现?
新西兰第二波疫情发展到现在,形势似乎愈发不明朗。
首先,感染源仍未找到。
此前被怀疑可能是感染源的冷链公司Americold今早表示,病毒不可能是通过公司的货运进入的新西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Americold的总经理表示,澳大利亚的环境测试(environment testing)表明,Americold的工厂并没有发现病毒的痕迹。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卫生部的证实。
卫生部总干事称,Americold是感染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可以排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次,新西兰今日又新增一例不明感染源病例。
隔离酒店Rydges Hotel的一名维修工人,被确诊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令人担忧的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他和现有的集群无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该确诊男子和7月底从美国入境的一名确诊者有相同的病毒基因序列,但两人没有明显的接触。
这意味着,一条新的传播链,可能已经出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目前,卫生官员们正紧急通过追踪和隔离密切接触者,来遏制传播。
新西兰在实现了102天无社区传播后,疫情再次爆发。一周过去了,民众的担忧和疑问只增不减。
一爆发就封锁的措施,也引来了部分人的不满和抱怨。
02
政府释放积极信号
奥克兰有望提前解封
今早,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称,奥克兰可能会在8月26日前解除封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的目标是尽快结束封锁。本周五,政府将作出决定。”
不过总理警告称,不要对提前解封抱太大希望,现在做出判断为时尚早。
卫生部总干事认为,为期两周的封锁,应该是奥克兰的“最长期限”。政府将进一步进行审查。
总理释放“提前解封”的信号,或许有部分原因是迫于“经济压力”。
封锁给新西兰经济带来的代价,民众有目共睹。但封锁对疫情的控制,也是成效显著。
到底新西兰是坚持走“消除病毒”路线,还是“与病毒共存”路线,即放宽限制结束封锁,网友们的意见也是针锋相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与此同时,专家、政客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03
“消除病毒”引热议
川普一句话让新西兰网友炸了
今天,美国总统川普称,新西兰疫情迎来一波“激增”。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即使是新西兰,他们曾击败病毒,想向我展示一些东西,问题是现在新西兰出现了新的激增,太可怕了,我们不要那样。”
川普这略显“冷嘲热讽”的言论,让新西兰网友瞬间就炸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并没有通过击败病毒来向您展示什么,他们只是竭尽全力消除病毒,来挽救我们的生命。
我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向您证明任何事情,是您在向寰球展示您的无能。我认为我们做得不错,谢谢。
新西兰总理也对川普的言论进行了反击,她称“激增”的说法“明显错误”,而且显然新西兰目前的病例与美国每天成千上万的新增之间“没有可比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以说,川普这回是酸了一把新西兰的“消除病毒”策略。
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思考:那“与病毒共存”这一策略,是否就适合新西兰呢?
瑞典作为坚持不封锁、与病毒共存的国家,或许值得我们参考。
04
瑞典模式是否适用新西兰?
这3点是关键
在防疫上,新西兰狠的时候几乎比其他国家都狠,等病毒“消除”以后,又比其他国家都松。
而在德国、瑞典,他们封的时候没有新西兰这么严,放松的时候也没有新西兰这么松,还鼓励戴口罩、社交距离。
不能否认的是,新西兰第二轮封锁后,就出现了瑞典模式的呼声。
专家们认为病毒无法长期防住,新西兰“一冷一热”的政策对经济伤害更大,绝望看不到头,新西兰不要再搞Level 3以上的封锁或封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瑞典模式可能在新西兰实现吗?
/ 从政府层面来看,不太可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专家们认为,首要,除非新西兰的“消除”战略完全失败——疫情不停反复,政府完全没办法。而现在政府团队没有承认失败的压力,大选前也不可能。
第二,政府团队中专家大多都是主战派,主张加强封锁。
/ 从执行力层面来看,不太确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微生物专家Siouxsie Wiles认为,政府“Go hard, go early” (早下狠手)这条“消除”战略的铁律——其实没执行好。
在Level 1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好吧,现在没病毒了,我应该不需要检测”。
检测不足(或说新西兰人不愿检测),才导致这一轮封锁奥克兰直接要上到Level 3。
好在,上个星期发现4例社区后开始强推检测,其后9.5万检测发现54个病例——这个比例说明亡羊补牢还可以——也就是说还能继续走‘消除’战略之路。
/ 从疫情负面影响层面来看,不太乐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Wiles认为“学会和病毒共存”意味着“学会和死亡共存”。
病毒杀死了瑞典0.06%的国民,换算到新西兰人口是3000人。
另外,瑞典在过去两周新病例又升高了40%,在群体免疫模式下也会出现反复。
而且即便是年轻人,病毒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尽管瑞典一直都没有封锁,但他们的经济状况并不比邻国好。
如果新西兰放弃“消除”战略,就意味着接受很多新西兰人会死,而另外很多人会有长期健康问题。
Wiles坚定支持政府的“消除”策略,即在社区传播一有苗头时,迅速阻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途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封锁的确付出了很大代价。
事情总是两面的,这条路已走到了一半,相比而言还不算那么糟。
事到如今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或许是只此的选择。
对于新西兰的抗疫模式,你怎么看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