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危机打击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速度要快于其他行业,外国投资者也纷纷把眼光聚集在了中国商用物业上。但德媒《商报》援引德意志银行分析意见称,这样的市场环境容易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出现泡沫危机。现全文编译如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市场在今年前几个月因疫情危机而出现暴跌,目前正在缓慢复苏。路透社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进行了一些计算,结果显示,6月份的投资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5%,而在5月份,这一数字仍仅为8.1%。房价也在回升,根据数据分析公司CEIC的数据,中国6月份的平均房价比上年同期高5.3%。
尤其在大都市,无论价格还是需求都在增长。据中国媒体报道,仅在南京市的二级市场上,房地产交易就比去年增加了80%以上。今年上半年,上海市的豪宅销售量也出现激增。据中国《新京报》报道,每平方米10万元(约1.2万欧元)以上的新住宅,上海市上半年售出了2828套,比上年增长了98%。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LightRocket/Getty Images
购买意愿也反映在房地产贷款需求上。法国投资银行Natixis最近的一项分析显示:“信用卡透支等借贷项目受到了消费低迷的影响,但抵押贷款额的增长速度还在加快。”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房地产市场的复苏速度快于其他行业。
为了在疫情危机之中支持经济,中国政府已指示银行增加贷款发放量,此外还大大简化了金融机构的再融资条件,从而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但是现在,这项政策也显示出了其不利一面。德意志银行警告说,像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在过去往往能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finance.sina.com.cn
中国银监会也已在7月中旬警告称,一些不良的发展趋势已经卷土重来。中国领导层曾多次就房价上涨提出警告,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这并没什么用,因为地方一级的政策有时恰恰相反。中国大都市区的房地产价格目前已跻身寰球较高水平,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大城市的住宅都是难以负担的。为了防止房地产炒作,南京、深圳和杭州等几个城市最近都发布了新规定。
近年来,不仅住宅,中国的商用物业市场也获得了巨大增长。房地产咨询公司高纬环球2010年的交易量为1580亿元人民币(约190亿欧元),2019年已达到2780亿元人民币(约340亿欧元)的新高。相比之下:2019年,德国的商用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为680亿欧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www.ipdgrid.com
在中国商业房地产市场,外国买家的比例近来也有所增加,占2019年总交易量的近16%,2020年首要季度甚至接近三分之一。2015年之前,中国房地产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还不具吸引力;从那时至今,国际投资者面对的准入机制越来越宽。
在美国资产管理公司Nuveen工作、专注亚太地区房地产业务的卡斯汀·凯贝迪斯(Carsten Kebbedies)表示,在疫情危机之中,人们对中国房地产的兴趣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在他的投资组合中,仅持有的中国房地产就价值15亿美元,他还计划将来继续在中国投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CFP
凯贝迪斯表示:“我们正计划短期内在中国市场增加投资。”当前他对传统意义上较大的办公物业资产类别持谨慎态度。今年首要季度,上海的写字楼租金同比下降了5.4%,北京则下降了6.7%,仲量联行(JLL)的一项分析显示,深圳甚至下跌了15.4%。
由于空置率高,市场此前一直在承受压力,而疫情使得这一情况变得更糟。至于疫情大流行之后的情况,眼下还完全不明朗。如今比起写字楼,凯贝迪斯更喜欢物流仓储物业,因为在危机之中,这类物业就像住宅一样,是一项稳定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