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闻| 德国药房要空了!许多原料药本靠印度生产,如今要抓狂!

来自:道德经 0 0 2020-09-11

疫情之下,告急的不止是与治疗新冠相关的药物——


根据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BfArM)近日公开的数据,截至8月30日,德国各地上报的遭遇供货瓶颈的药物*已有317种!一些患者拿着处方去药房居然开不出药,疑惑又紧张:这是怎么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picture alliance / dpa/Symbolbild


原来,由于近年来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加之对成本的考虑,欧洲逐渐减少了许多药品或原料药的自主生产,转而向东亚进货。这几年,仅仅全球抗生素生产业务就已被东亚地区包揽了90%。这种操作本来很正常,但万万没想到,一次空前疫情导致的物流和生产限制,使德国的药物供应居然真成了一个棘手问题。


前述317份供货瓶颈报告中总共涉及138种原料活性成分,其中许多依靠中国和印度的货源。而印度目前已经一跃成为了感染总人数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疫区”,供应显然吃紧。现在最糟心的是,眼看秋冬要到了,德国进入了流感疫苗的高需求期,但疫苗也有可能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一旦流感与新冠双双在德国肆虐,后果将不堪设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picture alliance/dpa


如果某种药物成分只有少数制造商生产,那么交货风险就更有可能发生。目前,意大利北部和西班牙的制造商暂时仍未摆脱“停摆”的后续影响,从印度和中国进口原料药也依旧受限。联邦医疗药品器械制造商协会的Hubertus Cranz解释称,从制定生产计划、投入生产到交付,药物的整个生产流程大约需要半年,“不能简单地按需切换生产线。”这就是目前的药物短缺现状难以迅速缓解的原因。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dpa


虽然某些药物的短缺并不意味着病人就完全无法得到医治,但就如德国药剂师协会的专家Martin Schulz所担忧的:“比方说,如果针对某些癌症适应症无法提供某种特定药物,这就会是个问题,延误治疗就可能会使患者的预后情况恶化。”


眼下为了尽量避免某种药物真正“见底”,业内建议可以暂时考虑“定量分配”,就像几个月前部分超市曾经一度限购厕纸一样。Schulz称,某些情况下,医生还可以考虑使用替代药物,“但是这就可能涉及不一样的用药风险,医生或药剂师必须就此告知患者。”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