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最近,新西兰奥克兰西北住宅区Hobsonville Point。一群穿着工地服的人已开始忙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吊车就位——今天是不同的一日之内,一个新的项目将要在这里测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几个人都明白成功与否的意义,也因此兴奋地等待着几辆大型运输车的到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了!
先剧透一下,
里面装的是中国制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货物的包装表面写着:
"易碎品"
"请不要使用叉车装卸。”上面写。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时,
太阳初升,
所有的人也就如蚁般忙起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后几个小时的时光,浓缩在下面的画面中:
不断地把运来的箱子堆叠上去,好像是在搭乐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谜底揭晓!
原来是在搭房子,
这是首批从中国广州运到新西兰的
“快撘式预制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个被高层关注的项目
快速预制房并不是首要次在新西兰工地上拼装。
但不同的是,以前都是在新西兰本地制造好,再运到工地上;而这是首次设计好后,在中国广州生产后,经过17天海上运输到达这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进展神速。”像这样搭房子,等于一大半的工作之前已经完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前来参观的还有奥克兰市议会规划委员会主席、北岸市议员Chris Darby,他提到了两个词语:“可扩展的建筑”和“模块化的建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另一边,项目负责方Neilston的董事总经理Tony Houston却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让新西兰人造汽车…
模块化建房获得高层关注,是因为有可能成为奥克兰缺房危机的解决之道。
来新西兰后才知道,从审批到建房,不但成本高昂,还要看天气开工。
一句话,要有耐心经得起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不能在这里做(预制房),因为太贵了。我们以前从Kiwibuild时期就已经尝试。过去三年是在与Kianga Ora和HLC合作。"
Houston很夸张地打了一个比方:如果让新西兰人造汽车,恐怕每台都要卖200万纽币(约合906.5万人民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中国的预制房很容易就满足一年500-1000栋的目标,而且只要17天就能运到。广州的工厂一家就可以建造全新西兰一年的预制房,而且12个星期就可交付。”他说,他在奥克兰两个地方Hobsonville Point和Mt Roskill都在用这种房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只能做你擅长的事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位于奥克兰Glenfield地区的Adaptive Building Technology此前曾经在4到6周内组装了一个复杂的三层住宅(一般情况需要几个月),10到12周所有工程完成。
但仅仅一年后,该公司就被清算,Bunnings、Steel & Tube和Carter Holt提出索赔,仅一个优先债权人就索赔310万纽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两年前,The Workshop公司在奥克兰西区一个工厂,建造两栋新房,然后装上卡车,通过轮渡运到Waiheke岛。当时首席执行官Dan Heyworth说,这是建筑业的未来。
但当去年,再问Heyworth进展如何时,他说。"The Workshop公司目前处于停工状态。我们也一直只是一个小团队……”事实上这家公司成立后也一共只建了四五栋房子……
最近一两年,只有Fletcher Building这种超大公司才敢在本地开组合房的生产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关心住房,不要关心产地
难怪作为业内人士,Tony Houston会说,我没有其他的秘诀,我的秘诀就是让这些房子去中国制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句话你听得顺耳,但在新西兰很多人会听得不那么顺耳。
他们的思路其实是这样的:
"从中国运来的钢结构房屋,似乎与改进气候变化和支持本地产业和就业格格不入吧。"
但奥克兰市议会规划委员会主席Chris Darby反驳说,不对!
"在没有合理评估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对二氧化碳产出做假设。模块化房屋也许比劳动密集型传统建房法在环保方面更胜一筹。"
于是就有人批评模块化房屋太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种房子没有任何审美。你能想象整个社区都造成这样吗?而且每个单元的价格也要65万纽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有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