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8月22日电(付墨)今天,是“地球超载日”。根据美国NGO组织的说法,“生态超载”现象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到现在已经持续了50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地球超载日”指每年地球进入了生态赤字状态的日子,即是全球的生态足迹超越了地球可用的生物承载力。活动由全球足迹网络于2012年发起,用以提高人类对生态足迹的关注。
当人类压力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时,就会发生“超支”,据非政府组织说,这种超支持续了50年:1970年12月29日,1980年11月4日,1990年10月11日,9月23日。2000年,2010年8月7日。这几十年里,“超支”时间不断提前。
8月22日,星期六,人类将消耗比地球在12个月内能够更新的自然资源更多的自然资源:在Covid 19大流行的影响下,具有象征意义的“超载日”在今年略有推后,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去年的“地球超载日”是7月29日。因此,2020年是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但其实归因于全球大流行的后果,这种大流行使整个人类活动瘫痪,将日期推迟了三周,而并不是生态系统的根本性改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美国非政府组织Global Footprint Network自2003年以来计算的“Overshoot Day”,其目的是说明在有限的星球上不断增长的人口消费量。换一种方式讲,今年以可持续的方式满足寰球人口的需求将需要1.6个地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该组织总裁马蒂斯·瓦克纳格尔(Mathis Wackernagel)周四在在线活动中强调:“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因为这个现象是由灾难带来的,不是我们每个人有意识的改变,而是疫情迫不得已的结果”,同时他警告民众:“您可以花的钱超过了您的收入,但不能永远这样”。
从气候变化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灾难性消失,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广泛地反思引发地球超载的行为和后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联合国专家的新近报告清楚地指出了人们未来应遵循的方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退出化石燃料领域的生产,农业食品生产模式的急剧变化。
因为要实现2015年巴黎协定的目标,并保持整体温度“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明显低于2°C,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在1.5°C时,气体排放据联合国称,预计温室效应每年将减少7.6%”。但是,根据《自然气候变化》杂志8月初发布的一项研究,由于新冠疫情,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但并没有不减缓全球变暖的情况。
寰球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可·兰伯蒂尼(Marco Lambertini)自2007年以来一直是该活动的合作伙伴。他强调到,“我们的行为形成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不可持续的,浪费和破坏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