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新近公布,香港今日新增61宗确诊个案,当中宗为58本地个案,3宗属境外输入个案。在本地个案中,33宗与早前确诊有关连,25宗源头不明。此外,第三波疫情来袭,也让香港的病毒检测服务需求急增,「一测难求」。有私家医院外出现人龙排队等候病毒检测。卫生防护中心再次呼吁没有病征的市民尽量避免现阶段作病毒测试,以免增加化验所负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公报记者昨到九龙塘浸会医院D座24小时门诊观察,门外当眼处张贴告示,写明「今日冠状病毒测试筹号已满」;保安亦向记者表示,院方检测服务不设预约,若需做检测的话,必须早上前来排队取筹,然而昨日筹号已满,保安着记者欲了解详情,致电热线查询,惟记者致电热线查询,对方却称病毒检测服务已经暂停,重开与否另行通知。
市民黄先生专诚由尖沙咀住所乘搭的士到浸会医院,原意即场取筹做检测,但结果「摸门钉」,「我有急事要返深圳处理,谂住直接嚟,几贵都做,但而家有钱都冇得做」。他不满政府提供认可的病毒检测的医疗机构太少,透明度亦低,令他们无所适从。市民张先生亦致电大公报投诉说,有事需要回内地处理,但到浸会医院预约检测,根本无法拿到筹,致电圣德肋撒医院则根本无人接听。他感叹检测服务就快崩溃,「健康码」又遥遥无期,令市民无所适从。
需求骤增 医院超负荷
浸会医院发言人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过去周六及周日,公众对核酸检测需求骤增,该院已尽力满足市场需求,每日处理逾百宗个案,但远超负荷。现时核酸检测样本供应十分紧张,故院方只可维持该院病人的检测服务,公众检测暂时停止。发言人强调,院方正积极寻求货源供应,持续检讨重启公众检测予有关人士。
记者昨日亦尝试致电其他提供检测服务的医疗机构,但电话一直未能接通。据知,目前不少医疗机构检测名额已额满,而仁安、港怡、嘉诺撒及养和医院则要求病人先预约,才能安排做病毒检测服务。即使有医院声称检测无限额,但抵达医院后却要等待最少五个多小时,令市民非常不满。有市民表示,昨日预约,被告知最快要到27日才可以做检测。
张竹君吁无病征暂勿测试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昨在记者会上呼吁,若市民是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或者居住高危地区的市民若有不适,需要尽快求医;但若一般市民未有病征,请尽量避免现阶段作病毒测试,以免增加化验所的负担。
对于网上流传疑似检测中心片段,见到怀疑卫生署化验室外走廊,有大批疑似等待检测样本。张竹君响应称,同事已将样本放在适当空间,又指每个样本有两个胶袋,不会污染环境或影响样本质素。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庾慧玲表示,公立医院已在急症室重设分流检测站及等候区,让相对稳定的怀疑个案在相关区域等候病毒检测,希望将怀疑病人分隔开照顾,及纾缓病房压力。
再多两名确诊者病逝 死亡人数升至14人
医院管理局發言人公布,玛丽医院一名77岁确诊病男病人(个案编号1562 )今晨约2时离世。發言人指,病人本身有长期病患,於7月14日因發烧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其後确诊,转送至玛丽医院隔离病房接受治疗。病人於7月16日情况转差,入住成人深切治疗部接受氧气支援,延至今日离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另一名死者为87岁老翁,个案编号为1348,为港泰护老院院友,他本身为长期病患,7月9号發病,入住威尔斯亲王医院,病情其後恶化,延至今日凌晨离世。院方对病人离世感到难过,并会为家属提供适切协助。连同上述两个案,至今共有14名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病人於公立医院离世。
【中国香港优才&专才交流群】
请扫码 或 加微信号 xianggang-hnb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