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7月6号开始,香港所有年满18岁的居民,将陆陆续续收到政府派发的大红包:一万元港币。
这个被成为“现金发放计划”的全民派钱活动,是今年香港特区政府为了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推出的《2020年/2021年度香港政府财政预算案》的一部分。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宣布这个预算案的时候说:“香港特区政府将向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发放1万元,一方面鼓励及带动本地消费,另一方面纾缓市民的经济压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么香港年满18岁的居民要如何申请这笔钱呢?整个过程非常简单,香港特区政府专门弄了一个网站,在网上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只需要在网上登记身份信息,提交银行账号,就可以等着政府给你打钱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年纪比较大对网络操作不是很熟悉的,可以去各个邮政门店登记,一样是很方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了实实在在的发钱,为了纾缓民困,振兴经济,共克时艰,香港特区政府还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推出。
比如:
1、宽减2019/20课税年度很高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20000元;
2、宽减2020/21年度住宅物业四季差饷,每季上限1500元;
3、发放多1个月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鼓励就业交通津贴亦有相若安排;
4、为公屋租住单位较低收入租户代缴1个月租金;
5、为2021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学校考生代缴考试费;
每一项都是“真金白银”的政策。
这些政策推出之后,外界有些声音质疑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会不会对香港特区政府的财政造成巨大负担。人家的财政司长是这么说的:“由于是针对目前特殊情况而推行的特殊措施,不会对财政造成长远负担,在经济下行而财政储备仍然充裕的时候,可以在公共开支方面加大力度,刺激经济,与市民共度时艰”。
果然是香港人民的好司长。
但这位陈司长说的是官方语言,换成大白话,应该是一个大家都能听得懂的道理,那就是“江湖救急”。
疫情期间,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启动了直接给民众发钱的政策,但有些“经济学家”和“国际形势资深评论家”们,却说这样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会导致“通货膨胀”。
他们难道不懂得什么是“非常时期”,什么是“江湖救急”吗?
疫情期间,多少行业受到损失,多少人失去了工作,一万块钱,在香港确实不算什么,但如果一个人已经穷到吃不上饭,这一万块钱省着点花,也可以是两个月的伙食费。有时候,一顿饭的钱都可以救人,更何况是一万块。
至于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有什么不对吗?难道羊非得看着自己的毛用在了猪和狗的身上,自己一根毛都没有反而开心吗?如果真有这样的羊,那么活该他们一根毛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