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94年,他们在苏格兰拉斯哥的独立舞曲厂牌Soma旗下发行了首张单曲《New Wave》,引起了Virgin唱片公司的注意。Virgin的法国区负责人Maya Masseboeuf说:“Daft Punk是我见到的较好的的法国电子乐队,而且他们非常懂得如何计划和推广自己,在音乐和外型上都非常有创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二年,单曲《Daft Punk》使他们一举成名,并受到电子界泰斗The Chemical Brothers的盛赞。随后的首张专辑《Homework》更被誉为法国舞曲音乐新浪潮的奠基作品。它与2001年所出的《Discovery》被电音铁粉们称为很好的两张傻朋克专辑。傻朋克在法国乐坛占据重要地位,被称为法国的电音传奇,对目前全球粉丝而言更是神一样的存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提到傻朋克,就不得不提Daft Punk的机器人造型。要知道,从 1999 年 9 月 9 日开始,他们就再也没有以真面目示人过。无论是访谈、领奖、现场演出还是拍摄杂志,他们都戴着帅气有质感的机器人头盔,还有配套的金属质感手套,虽遮的严严实实但神秘感十足。更难以想象的是,这支不露脸的法国乐队凭借着电子音乐,不出声、不露脸就横扫了格莱美的多个奖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由于Daft Punk从来不露真面目的习惯,导致粉丝经常怀疑一些颁奖或者其活动现场的Daft Punk并不是他们本人。比如格莱美颁奖现场,粉丝们坚持怀疑上台领奖的并不是他们本人,而是被请去扮演他们的人,反而坐在台下的两位大叔被怀疑是他们本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 Daft Punk 自导自演的电影《Electroma》(《电磁人》)中,两个机器人并非由 Guy Man 和 Thomas Bangalter 扮演。而在电影中的两套衣服则是由 Dior 为他们私人定制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Sources :
https://www.geekpark.net/news/213793
https://www.sohu.com/a/61815545_115393
https://music.douban.com/musician/10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