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期间,法国人悟出的生存秘诀一定包括一条:买法国制造!
一个现象是,经过疫情后,各个国家意识到无论是农产品还是高科技产品,很好还是自给自足才不受制于人,由此民族主义抬头。法国也不例外,这一点可以从法国人最近开始追求“法国制造”看出来。对于法国人来说,“法国制造”的产品不仅具有可追溯性,而且还是维系社会的纽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禁闭期间,许多波尔多居民(Bordelais )纷纷将眼光转向当地农场。网站Drive Fermier Gironde一周能接到900个订单,这个数字是实行禁闭期之前的四倍还多一些。而即使法国解封了,网站每周还是能收到550个订单。客户留存近50%,相当不错的成绩。马耶纳(Mayenne)的奶牛饲养员Franck Courcelles说:“禁闭期间,我们生产的牛奶量翻了一倍,并且还会继续增加下去。” 超市采购商在联系Franck的时候,也要求需要在牛奶瓶上贴上法国制造的标签。这表明法国消费者非常注重这个小标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事实上,早在四月,法国经济部长Bruno Le Maire就开始呼吁全体法国人,要在经济上表现爱国主义,从法国农民那里购买产品,你好我好大家好。社会学家让·维德(Jean Viard)评价:“尽管法国逐渐解封,法国人会恢复之前的生活、消费习惯,但热衷法国制造的风潮已经出现,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它。” 位于巴黎的Félix-Faure大街的肉店老板反馈,现在店里多了不少新顾客。这些顾客会问他肉从哪里来,有什么烹饪建议。法国人通过购买当地农产品和本地社会产生联系,除了和商贩聊天增加感情,还是非常方便的选择。到底去超市的话,收银员好像有点冷冰冰,购物体验也稍显冷冰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里也可以看出法国和中国不同的一点,国内经历疫情后,线上服务井喷发展,且仍处于急速上升阶段。而法国人虽然意识到线上服务的重要,还是更喜欢线下面对面的接触。这也是为什么解封到了第二阶段,形势还未明朗,法国人已经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因为他们还是偏爱面对面的人际交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了街上零星几个人戴口罩,似乎看不出冠状病毒对法国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塞纳河边、酒吧、圣马丁运河边还是坐满人。其实,法国制造能够有所发展,除了经济爱国主义,还有法国的农业基础撑腰。除了在航天航空方面的成果亮眼,法国还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用地占法国的一半。自从1955年以来,法国农场呈现数量减少,但规模增大的趋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MINISTÈRE DE L’AGRICULTURE
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量上升,尽管禁闭期间法国人追逐法国本地农产品,追求有机产品,但也仅仅是部分法国人买得起。如果法国农场错误预估了市场需求,以为法国人习惯购买有机产品,进而大量生产有机产品,这对“法国制造”来说,可能并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