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选自专辑《龍婆繪:享受孤獨,修一份自在心》
点击文章开头的专辑链接可阅览更多文章
这篇文章是疯女人写给自己看的。
学画一直是自己的梦想。自从美国搬来新西兰,恰逢天时地利人和,有机会跟多年好友徐教授在互联网上学画。
从去年十月开始,首要学期10堂网络视频课,女人激情四射,狠狠地将自己从零基础逼到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高度和境界。
可是,当第二学期开始了,女人忙这忙那,总给自己找借口,没准时听课,更没按时完成作业。到目前为止,‘明暗’和‘树纹’两堂课的视频仍等着女人去点击,作业仍欠着。一拖再拖,拖到第二学期都已结束快一个月了,假期作业也布置了。可是......
徐教授的教学方式总是用一种正面的词语去鼓励学生。再差劲的画,再懒的学生,她也能找到其发光点去表扬,去鼓励。
女人正是抓住徐教授的‘柔’,让自己的惰性继续‘懒’下去。
反正又不是为了拿文凭的。反正又不是为了卖画赚钱的。反正......
当看到班上的学霸们每天交作业,临摹得象复印一样。女人受刺激了!
以前是画一张,记录一张,在朋友圈里晒一晒,得到点赞,女人自我陶醉一番。
但徐教授在班里规定,画够九张才允许晒朋友圈。目的:要沉得住心。有对比才会有进步。
每当同班同学在朋友圈里晒‘小九九’时,班里都是一片喝彩和羡慕。
女人也开始动笔临摹假期作业了。
一气之下,五天画了5张,离‘小九九’还差4张。
寰球很精彩,每天许多新鲜事发生,稍不自控,又分心了。
"一群小蜗牛在爬树。有的努力攀爬,不曾停息;有的东张西望,欣赏风景;有的缩在壳里,打着小盹儿;有的一动不动,思考着牛生。你是哪一种小蜗牛呀?"
“报告老师,我是每天攀爬,每天东张西望,每天思考牛生,经常失眠那种。”
直到昨天,徐教授将她的学生,某位医科大学医生的业余画作编辑成文发表在公众号时,女人才再次被震到,马上面壁自省。
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别人就能画得那么好?!
女人,你将自己的摊子铺得太大了!!!
女人,你太贪心了!!!
取舍!取舍!取舍!
专心!专心!专心!
用心!用心!用心!
女人马上从假期作业里挑选了12张图,不临摹完,不准发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首要张图。房顶的粗线条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树干的纹理部位也画得不自信。还有树下的那些杂草,太死板僵硬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二张图。同样是左边的树和右边的树不知道怎么用粗线条去表达,就用了1.0的笔。其他是用0.5的笔。显得画面很不协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三张图。山上树画得不到位。主要是基本功没练好。还有池塘边的杂草画得不够生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四张图。比较前面的三张,这张算是满意的。但右边的竹叶画得太死板。需多观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五张图。基本上满意。但树下面的石头拧巴得不够自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六张图。松树的叶子和树干的明暗仍不到位。是整个画面的败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七张图。整幅画相比之前画的,自如了许多。但签名和印章位子不够,破坏了整个画面的美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八张图。房子旁的小树,笔线画得太重了。石头围墙画得太整齐了,不够拧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九张图。仍是山坡上的石墙和杂草没掌握好。还有左边那棵树的树叶不知道怎么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十张图。整体感觉还是满意的。画完才发现,稻草堆里怎么长树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十一张图。在这十二张图里,这张是最最最难画的一幅。N次想放弃。画一点,扔一边。过几天,又不舍得扔,又画一点,又无法坚持,又搁置一边。就这样反反复复,昨晚在11点前终于完成了。难度主要是那些吊在树上的藤,密密麻麻的,把眼睛都看花了。收关画细节时,将树杆之间的空隙也当树杆去添加树纹了。还有,那些藤上的点点点也不知道怎么画。右边那个树的叶子,都不知道原作是用什么笔什么技法完成的。右下角那个半边树桩的明暗关系不知道怎么画。主要原因是缺了两堂课。哎~钢笔速写画,真的不能投机取巧,偷工减料。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临摹的第十二张图。不喜欢原作里,这棵大树被安置在整幅画面的正中央。所以,将它改到左边了。不喜欢画人物,所以将右边的人改成了一只小猫。大树的纹理没掌握好。树杆上的留白有空置的感觉。还有树下的石头和杂草,需多观察,多练习。
取舍!取舍!取舍!
专心!专心!专心!
用心!用心!用心!
唯有心静,身外的繁华才不至于扭曲和浮躁,才能倾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