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欧洲人的宅生活:阳台放歌、搬家到挪威山林、高能健身运动…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20-05-03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20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音乐家亚当·莫泽在阳台演奏手风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洲国家相继出台严厉的防控举措,其中不乏号召民众自觉宅家、减少人员流动等积极有效的办法。在疫情的影响下,不少欧洲人的生活节奏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宅家运动实在很高能

西班牙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1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为期15天的“封城”措施。除工作、就医或购买生活必需品等特定情况外,全国范围内民众禁止走出家门。

“外面一片寂静”,现年25岁的纳尔逊吐槽道,她的学校在11日停课,就连她经常去的公园也在14日关闭了。谈及宅在家的时光,纳尔逊表示“阳台是我们获取阳光的只此方法,因此每个人整天在阳台上唱歌跳舞”。

除了在阳台上唱歌跳舞,西班牙人还将健身场所搬到了阳台上。Instagram上有一段非常火的视频,一位叫做冈萨洛的健身教练站在低矮的屋顶上,亲身示范深蹲、举重物和开合跳等动作。镜头随后360度扫了一圈周围的居民楼,许多人都在自家的阳台上跟着老师“上课”。

谈及采取这一想法的初衷,冈萨洛认为居家隔离不应成为错过锻炼的借口,“所有邻居都经历着艰难和悲伤,但是现在,他们每天都期待着接受训练”。不少人在帖子下面留言为冈萨洛“打call”,“我爱它,它让我保持强壮!”“人们太疯狂了,一起度过这段时光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有两个意大利小伙儿“发明”了窗口传球的游戏。在视频中,他俩从各家的窗口探出头,隔着两米的距离隔空传球,可谓“高能”。在德国,两个年轻人在家中*用锅子打起了乒乓,一来一回之间可见技艺娴熟,啼笑皆非的画面实在很“吸睛”。

挪威人将搬到山林中

居住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崔琳对本报记者表示,最近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开始让员工在家办公,不少有孩子的同事借此机会实现了“看娃工作两不误”的梦想。同样在布鲁塞尔定居的李吟告诉本报,许多公司发现远程办公的效果并不差,通过视频软件照样可以达到很好的开会效果,不过宅家工作反而比在公司工作上班“更累”了,“没有休息的时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月19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一名女子在阳台上享受阳光。

 

法国的电信行业组织、电信联合会15日表示,将加强互联网宽带分配管理,以迎来大批留在家中工作的人使用互联网的流量高峰。据报道,法国的收费电视台Canal+宣布,将会在接下来的两周为公众免费提供电视剧、电影和节目,大有让民众“一宅到底”的想法。

在北欧的挪威,随着学校的关闭和公司远程办公的开展,相当多的挪威人不得不宅在家中,如何消遣这段时光成了较大的问题。据悉,一些人选择了另一条与众不同的“宅家”方式,他们将“家”搬到了深山老林中。

据挪威当地媒体报道,许多挪威人选择在疫情期间离开城市,前往百里之外的山林木屋自我隔离。这些木屋往往本来是旅游旺季时用来欣赏极光和滑雪的大本营,如今被用作临时“避难点”。数以千计的挪威人涌入包括哈林达尔和霍姆斯达尔在内的许多城镇。

不过挪威总理索尔伯格在15日下令居住在山间木屋的人马上返回家园,以减轻当地医院机构的沉重压力。只有2500名常住人口的霍姆斯达尔市长此前警告称,如果疫情在当地暴发,小型市政医疗机构无法承担10倍人口数量的“猛攻”,根本不能应付突如其来的病患者,将“彻底崩溃”。

邻里街坊组成临时乐队

最近,意大利各地居民别出心裁的“阳台斗歌”在推特上非常风靡,足不出户的日子反而将意大利人生性乐观浪漫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阳台这一方空间,既满足了意大利人融入公共生活的“惯性”,又有效实现了对自己的隔离保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通过推特上的一段视频可以看到,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幢居民楼内,从一楼到顶楼,每层楼都有人站在阳台上演奏不同的乐器,拨奏出的音符最终融汇成轻松欢快的旋律。演奏进行到一半,一位领唱号召大家加入这临时组成的乐队。渐渐地,手风琴、手鼓,吉他、男女声……纷纷融入其中。

看到此景,一位用户在推特上诙谐地调侃那不勒斯人,“这将变成一场全国性比赛,西西里人表现得很好,无法想象那不勒斯人还在静坐着”。

令人动容的一幕同样出现在意大利的锡耶纳:夜晚的街道空空荡荡,沉寂之间忽然传来低沉却又有穿透力的男声独唱,不一会儿,声势逐渐壮大,声音的层次也愈来愈丰富,到收关变成了整条街道的大合唱。

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南部坎帕尼亚大区的那不勒斯、北部皮埃蒙特大区的都灵……召之即来的即兴弹奏、老少都可加入的大合唱、免费的露天“音乐会”,构成了一幅幅美好的图景。人们被隔离在家,社交距离被无限拉长,但是内心的距离却在悠扬的歌声中不断拉近,情感的共鸣似乎找到了栖身之处。

 

疫情之下,那些被日常生活所淹没的琐碎细节和似乎千篇一律的生命,因为放慢的时间,它们的纹路被人们重新细致描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也在互相眺望,远方的“他者”正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或许只有我们真实地看到外面的寰球,才能更好地评判现在所生活的地方和生活的方式。

那么在塞纳河的岸边,在那个被称为“浪漫之都”的城市里,人们是否依然褒有对生活的热忱?他们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如何选择?凤凰网文创频道将带领大家,跟随法国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签约作家申赋渔的视角,揭开远方的神秘感,去看到身处巴黎的人们,他们藏在深处的磷光。

在这场流动的盛宴里,即使疫病横行,荆棘陡生,仍有人选择把生活过成诗,他们重新凝视自己,在痛楚中剖析,在对日后向往生活的憧憬中坚持活着。或许这就是巴黎,生活总有巨浪,但它的子民在浪中也能起舞。

(信息来源:文汇)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